每個村子哪怕只有十位民兵。那也是相當誇張的數量。

用徐國安總結的話說:“咱們一支隊現在,當真可以稱得上是兵強馬壯,不止是咱們主力作戰軍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就連地方軍和民兵部隊同樣發展迅速。

不斷夯實的民兵基礎、地方軍部隊,作為咱們主力軍的預備役,可以保證咱們主力軍的兵員不會出現任何的斷層。”

說到最後,一時沒收住心中的激動,一向沉穩的徐國安竟是沒由來的脫口而出了一句:

“有時候想想,真他娘不想再等了,我恨不得立刻率領將士們打下鬼子佔領的縣城鄉鎮,把咱們丟失的大好山河全部收復回來!”

當然,徐國安也很明白,現在絕對還不是時候。

一支隊雖然強大,但畢竟只是佔了八路軍隊伍的極少一部分。

中日對戰的大體局勢上,依舊呈現敵強我弱的局面。

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武裝奪取全國政權的大策略,依舊不能做任何的改動。

一支隊的戰鬥力就是再強悍,再能打。

總不至於你一個支隊,就能把所有的日寇侵略者趕出中國吧?

但支隊長孔捷的回答卻是異常堅定的:

“會的,遲早會有這麼一天的。”

“小鬼子從咱們手上奪走的土地,咱們遲早都會奪回來。鬼子留給咱們的血海深仇,咱們遲早也會一點一滴一滴一滴的討回來!”

……質地有聲的話語在整個會議室傳蕩著。

接著,話題重新迴歸到對地方部隊和民兵部隊的發展建設上。

孔捷表示:“一方面是繼續按照民兵軍事訓練手冊加強民兵部隊的訓練,夯實民兵同志們的軍事基礎。

另一方面則是繼續加強各村各鄉各鎮甚至是包括外圍游擊區的村莊的防禦建設。

地道、坑坑、隱秘的炮臺、機槍工事等等。

要將以後所有的農村全部整合成一片,打造成咱們抗日的戰場,隨處都能讓小鬼子寸步難行。

另外,咱們的敵後武工隊也要進一步發展。

給同志們配備上精良的裝備,就是要打得他小鬼子在老巢裡都睡不安穩。

最後就是地方軍和民兵部隊的裝備發展。”

孔團長對此是相當大方的。

“咱們各連部隊更換裝備之後,淘汰下來的武器優先交給地方軍部隊使用,地方軍再淘汰下來的武器,則可以轉交到咱們的民兵手上。”

“另外安排對應的幹部,在送裝備的同時,給縣大隊、區中隊,包括區小隊的同志們,傳授使用這些武器的經驗和技巧。”

“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咱們現在是有條件了,那麼就要授人以魚的同時,還要授人以漁!”

“裝備送到了地方軍和民兵部隊的手上,那就應該發揮對應的作用。”

“這一點需要給地方部隊還有民兵同志們講清楚,咱一支隊送出去的裝備,那可不是放在家裡等著發黴的。”

李文傑和徐國安對此是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接著三人很快達成一致意見。

由孔捷提出:“咱們一支隊是八路軍最精銳的作戰部隊,那與之對應的民兵部隊,也應該是咱們整個根據地最精銳的民兵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