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支隊獨立一團團長雷大生率領的,進攻日軍陽關大據點的作戰,正式拉開序幕。

由隊伍裡的狙擊手,率先打掉了鬼子的探照燈之後。

藉助夜幕的遮掩,外加上一早就有各班排長們詳細的交代下去的,關於日軍陽關據點,詳細的防雨

佈署,甚至是火力部署。

即便是黑夜,戰士們對於陽關據點及周邊的情況並不陌生。

這自然要得益於旅長送來的情報之詳細,令人驚歎。

隨著最初淅淅瀝瀝的槍聲響起,緊接著便轉化作槍炮的齊鳴,黑夜的死寂被徹底打破。

還處在睡夢中的日偽軍士兵們,無不是猝然驚醒,連忙竄出通鋪,慌張的拿取武器,然後朝著據點的防禦工事奔去。

此時,由八路軍一方進攻日軍防禦周密,守衛森嚴之據點的作戰方式,早已發生了巨大的「變革」。

零星的步槍火力,再不是幾年前的八路軍進攻日軍據點時,單一的旋律。

進攻開始之後。

一團長雷大生一點也不和小鬼子客氣,直接調動後置的炮兵部隊,便朝著鬼子的據點猛轟了兩輪。

以強有力的,較大口徑和威力的火炮。掩護步兵的衝鋒。

同時進攻的戰士們拉開陣型,按照提前蒐集到的情報,精確的避開鬼子在據點外圍埋設的雷區。

選擇並沒有埋雷的方向,發起突擊。

至於鬼子的陽關大據點的防禦,依舊是那老一套。

整個據點構築在較高的地勢,周邊幾乎是空曠的地帶,又被日軍提前清掃過射界。

前後兩三百米範圍之內,幾乎沒有任何的掩體。

這也是孔捷選擇在夜間發動進攻的原因。

用來避開防守據點的日偽軍的優勢火力。

在聚點的最外圍,由鬼子拉起的兩三層的鐵絲網上面,甚至還掛著倒刺,鐵絲網的下方,還有挖設的兩三米寬,一兩米深的溝槽,溝槽裡注滿了水。

在鐵絲網的周圍,區域性區域,日軍還特意埋設了一些地雷,這是預防夜間有八路軍部隊的突襲。

至於注滿了積水的溝槽,則同樣是用來提防八路軍部隊的滲透,同時挖設的又寬又深的大溝槽。

還可以限制敵方在破壞掉鐵絲網之後,大舉侵入。

在鐵絲網的內部,幾十米外,則是高高矗立著由日軍精心打造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一座座炮樓。

配合著一處處碉堡工事,半地下重機槍工事,和環形,或戰壕防禦工事的防守。

再加上日軍特別在陽關大據點駐守的兵力,整整兩支滿編野戰中隊,外加一個團的皇協軍駐守。

火力配置尤其的強悍,且配有相當便捷的,隨時可以呼籲周圍援軍增援的通訊裝置。

整個陽關大據點,可以說是被小鬼子防守的固若金湯。

若是擱在幾年前,根本不可能有中國武裝,敢打這樣的據點的主意。

只是隨著戰爭的延續。

現在的八路軍獨立團已經不是幾年前的獨立團了。

現在的小鬼子也不是抗戰初期的鬼子了。

在後置較大口徑的火炮轟擊掩護下,先鋒的八路軍戰士們火速推進,然後就近向日軍據點內投擲了大量的燃燒瓶。

這是由一支隊的兵工廠特別出產的進攻裝備。

說是燃燒瓶,小的像普通的酒瓶子那麼大,配上一定濃度的易燃的酒精和火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