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兄,你我是軍人,雖不與人爭高低,但軍人的骨氣是不能失的。

再這麼下去,整個晉西北知道晉綏軍有個57團,有個71團,可還有人曉得我358團嗎?”

方立功沉默了,他知道楚雲飛說的是實情。

半晌,他緩緩開口說道:“名不正,則言不順。

團座,我們358團畢竟可以在更大程度上的代表咱們整個晉綏軍的態度,不可輕動。

不過,此事我與團座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我願意向長官部特別說明此事,如果能得到長官部的認可,自然是再好不過的。”

“如何認可?”

“團座,我知道你不喜歡政治上的討論,但此事我也有過想法。

這幾年咱們晉綏軍與日軍大體上處於井水不犯河水的狀態。

但自從咱們國軍對日宣戰,再加上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中日作戰局勢斷演變。

在這種情況下,大形式逼得咱們晉綏軍,不得不在一些關鍵時候要特別表明態度。

而閻長官最擅長的就是這種忽明忽暗,左右搖擺,令人琢磨不透的處事之法。

這次,楊兄山率領57團,偷襲了八路軍新二團,然後打下了虎亭據點。

日軍更是在各大治安區,甚至包括準治安區,都有他們的宣傳部門,刻意宣傳的訊息。

說咱們晉綏軍和八路軍已經徹底鬧翻了,甚至處於絕對的敵對面。

這種情況,我想肯定不是閻長官想看到的。

所以這次咱們如果能夠與八路軍一支隊進行聯合作戰,從一定程度上表明咱們晉綏軍的態度,這會直接用實際行動打破日軍刻意的虛假宣傳。

咱們358團都與八路軍聯合作戰,對付他小鬼子了,又怎麼可能會處在敵對面呢?

真真假假之下,讓日軍琢磨不透,莪想這才能讓咱們晉綏軍攫取最大的利益!”

不得不說,方立功是個相當會琢磨、揣測人心的傢伙。

他對老閻的心裡判斷的可謂精準。

當方立功代替楚雲飛,將358團希望與八路軍一支隊進行一次聯合作戰的申請,向長官部彙報過。

並將自己對楚雲飛說的這番見解,同彙報過之後。

據說老閻聽說此事,原本緊蹙的眉頭舒展,一時笑逐顏開。

命令很快下達。

至於這道命令的內容也很有意思——“358團防區及周邊地界之內,一定的戰事,團長楚雲飛擁有相對的自主指揮權。

此事長官部並不給予特別命令,一切戰事由團長楚雲飛自我斟酌!”

命令下來之後,方立功樂了:“團座,好事啊,長官部這是放權了!

雖然內容說的含糊不清,但意思咱們再清楚不過,這是答應咱們與八路軍聯合作戰了。”

至於故意的含糊其辭,這自然是老閻的手段,回頭他可以拿託詞忽悠小鬼子了:

都是我那屬下楚雲飛自作主張呀!長官部壓根兒就沒有明確的命令,結果那小子就跑去和八路軍合作,對付你們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