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 增援冀中 傳奇之路的開始(完)(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晉西北抗日獨立第一支隊軍工研究所所長董三一臉的歎服之下。
孔捷繼續在一臉的平靜中,將自己的學識學以致用。
“在增加子彈動能的這個原則上,我們可以透過增加裝藥,來提升子彈的質量與速度這兩點要素,同時不改變子彈的口徑,這樣原有的步槍可以繼續發射增加了動能之後的子彈。”
“另外,想要破壞鬼子的裝甲,就得想辦法提高子彈的侵徹力。”
“啥叫侵徹力?簡單點講,也就是貫穿裝甲的穿透能力。”
“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在子彈擊中目標的接觸點上做改變,比如反向彈頭。”
“反向彈頭?”董三有些迷糊了,他還是第一次聽說這樣的概念。
孔捷笑著舉例道:“也就是把彈頭反過來裝入彈殼,反正依照子彈的射擊原理,無論是正裝還是反裝彈頭,都不會影響到子彈本身的發射。”
“如果咱們將彈頭反裝,在彈頭接觸裝甲的一瞬間,由於彈頭的接觸面積增大,彈頭內部的彈芯會在衝擊力的擠壓之下產生聚能效應,把濺落的彈頭碎片和裝甲碎片轟到車內,如同一枚小霰彈。”
“這對於鬼子的一些超輕型的裝甲車來說,是相當致命的,穿入艙內的子彈會碎裂,並擴散成金屬碎片,飛射出去,達到殺傷坦克車組人員的效果。”
董三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說道:“團長,您這麼一解釋的話,我覺得這反裝彈頭倒真是個可行的法子。”
孔捷道:“有利有弊吧,反裝彈頭會增加槍支的磨損,甚至可能會導致炸膛,另外,對於侵徹力的提升並不明顯,只能對付鬼子的一些超輕型裝甲。”
“裝甲厚度一旦超過十毫米,這種反裝彈頭基本上也打不出什麼效果。”
“這個土方法德國人曾經玩過,在當時的歐洲大戰中就曾對付過早期的超輕型坦克。”
“後來,德國人又想辦法在彈芯的材質上下工夫,使用了更為堅硬的彈芯材料,比如鎢金等材料,效果比反裝彈頭可好得多。”
“再後面人家又研製了俗稱大象槍的反坦克步槍。”
“眼下咱們的條件不足,就先想辦法在子彈上下工夫吧!鎢金可以找57團的錢守財想辦法,一些掙黑心錢的國軍,可沒少向小鬼子走私鎢金礦。”
“是!”董三應道。
接著董三又帶著孔捷參觀了修械所近期研製出來的一些風能發電機。
這些風能發電機是用繳獲的鬼子汽車上拆卸下來的直流發電機改裝而成。
董三表示:“團長,咱們太行地區有一些地勢較高的山頭上風能充沛,常年颳著大風,有了這風能發電機,咱們修械所,包括一些工廠的用電問題能解決不少。”
董三說完,原本想看到自家團長臉上的一抹詫異,結果孔捷一臉淡然地說道:
“你既然提到了能源的轉換與利用,我倒是可以給你們修械所提一些建議。”
“除了風能之外,咱們還可以自己發酵沼氣,利用沼氣作為熱能,除此之外,太陽能也是我們可以輕鬆利用起來的能源。”
“就拿太陽能的利用舉例,我最近倒是設計了一款平板式集熱箱,可以將太陽能以熱能的形式聚集在保溫箱內加以利用,多的不說,眼下這大夏天的,一個平板式集熱箱,把一天的太陽能積攢起來,為咱們一個班的戰士熱上一天的飯菜,那是沒問題的。”
“另外,眼下咱們根據地的規模越來越大,接收的難民約越來越多,戰士們、鄉親們喝水方面還是個大問題。
想達到喝水的衛生標準,最好是把水煮開了再喝,可全靠著普通的木柴燒水,熱能的利用太低,耗費人力物力,更浪費山林裡的木材資源。”
“正好咱們把太陽能利用起來,弄一個熱水箱,初步目標,每個連隊配備一個,打造一個熱水房,保證連隊的戰士們在平時的訓練中隨時可以有熱水、涼白開喝。”
董三:“……”
“團長,您這肚子裡還有什麼好東西,就一股腦地倒出來吧!要不您還是別幹啥團長了,到咱們軍工研究所當所長好了!”
“臭小子!”孔捷笑罵。
……
……
兩日後,28團三營營長呂順民趕到第一支隊,在支隊指揮部見到了孔捷,並向孔捷彙報了冀中地區,鬼子大量動用坦克和裝甲車之後,各部隊面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