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在十分鐘之後便驟然打響了,作戰的區域在中條山南麓的無名高坡上。

類似李家坡山崗的地勢。

內田信也提前派出的一支步兵中隊試探著進攻,很快便摸清了八路軍在坡頂的防禦部署。

在此次的防禦部署上,王懷寶充分借鑑了當初在李家坡高地上,警衛連防禦山崎大隊進攻的戰術。

別出心裁的將駐守的工事放在坡頂平面靠近中心區域的位置,離了北面緩坡頂部還有一百米左右距離。

如此一來,可以避免日軍的直射火炮。

而一旦日軍以從較緩的北坡逐步增兵進攻上來,從北坡坡頂露面之後,立馬就會遭受四團戰士們的火力直射。

這是在進行防禦戰的時候,藉助絕佳的地勢,以少打多的絕佳方案。

從這方面來講,不得不說,當初的老鬼子山崎當真算得上是個精通戰術的日軍指揮官。

在高坡底下指揮進攻的老鬼子內田信也,自然也看出了八路軍將防守工事佈置在坡頂中央區域的意圖所在。

但相比於當初進攻李家坡的山崎大隊。

眼下的鬼子關東軍的裝備明顯更加精良,戰鬥力更加強悍。

後續跟進的大隊炮——九二式步兵炮迅速抵達。

為了確保炮兵部隊能夠跟上步兵的步伐,老鬼子內田信也甚至在發起此次大掃蕩之前,提前為自己的關東軍大隊準備了幾輛軍用運輸卡車。

特意用來運輸重武器,比如重機槍、步兵炮之類。

因為內田信也早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中條山的獨立四團裝備相當的精良。

日軍想要在戰鬥中取得優勢,一個是以兵力優勢的碾壓。

另一個就是重火力的數量。

比如重機槍火力和步兵炮火力。

這也是日軍在對陣國軍部隊以來,最能體現日軍優勢火力的裝備。

在不包括擲彈筒、重機槍、步兵炮這些強有力的火力的情況下,其實無論是從一個步兵班還是從一個步兵排來看。

國軍中央軍方面的裝備,甚至和日軍相差無幾。

缺的只是火炮和重火力。

還有空中增援。

而這一切,眼下的內田大隊都有。

後置炮兵部隊將軍用卡車拉用的步兵炮迅速從汽車上解除安裝下來,並重新組裝,構築了炮兵陣地之後。

內田信也毫不猶豫的下達了炮轟的命令。

轟隆——

一連串的大爆炸在高坡的頂部區域炸響。

在先前的試探性進攻中,訓練有素的日軍偵察部隊,已經將高坡頂部四連所在工事的具體座標,反饋給了日軍的炮兵部隊。

此刻展開炮轟之後。

日軍的炮兵們即便是沒有高坡頂部的視野。

一口氣上百發的炮彈依舊像是長了眼睛似的,在高坡中央區域,四團戰士們駐守的工事上炸響。

當然……

日軍如果以為這樣的一輪炮轟,就能直接將駐守在高坡頂部的獨立團作戰連徹底消滅的話,那就是痴心妄想了。

王懷寶膽敢在高坡上僅僅部署一個連的兵力,用來阻擊拖住日軍關東軍內田大隊,自然有他的自信。

在駐守高坡之後,戰士們早就做足了充分的防禦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