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

作為沙場老將,內田興也並不缺乏謹慎。

他雖然沒有見過王懷寶,但是在中條山與這位八路軍指揮官交鋒多次以來。

即便是佔據了絕對的實力優勢,內田信也也沒有討到絲毫便宜。

所以內田信也其實也一直在提防著王懷寶的手段。

在兩側翼的八路軍主力突然發起猛攻的時候,內田信也心裡還滿是疑惑。

他有些不解,作為能夠指揮一個團的八路軍指揮官。

這點道理不應該不明白呀!

面對自己嚴陣以待的防守陣地,再加上自己關東軍大隊的裝備精良,火力強悍。

在這種情況下直接發動進攻。

接下來要迎接的豈不是他關東軍大隊全盛之下的火力打擊?

內田信也試想,如果是自己的話,肯定會在步兵發起衝鋒之前,先以炮火摧毀或者是全面壓制敵方的防禦工事。

掩護步兵的衝鋒。

可惜王懷寶不可能告訴他答案。

看著從兩翼迅速突進的八路軍部隊。

想不明白緣由的內田信也索性不再多想。

他想起了八路軍為了節省彈藥常用的戰術,往往會將大日本帝國勇士們放近到相當的距離。

再突然開火,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傳我命令,將這夥八路放近到百米距離以內再開火!”

決定借鑑八路軍這種打法的內田信也,如法炮製地下達了命令。

另一方面,他認為將八路放近之後再打。

可以藉機就近拖住八路軍主力,堅持到掃蕩主力的合圍。

一旦距離較遠就展開進攻,八路一旦進攻受挫,很容易就可以選擇撤離。

從這幾個因素來講,內田信也下達的就近進攻的命令,是沒有一點問題的。

再加上關東軍士兵都是日軍精銳,基本上所有計程車兵在參軍之前,都會進行過長達將近一年的軍事化訓練。

並進行過專業的射擊訓練。

一個個槍法都相當不錯,200米的距離都能取得相當高的命中率。

如果將八路軍軍放進到100米之內的話。

內田信也相信,在沒有掩體的情況下。

面對雲集的八路軍部隊,帝國的勇士們完全可以做到一顆子彈消滅一個八路。

甚至完全不懼八路軍拉開的散兵線式的進攻。

至於背靠著的無名土坡上,那些數量並不算多的八路軍,眼下也暫時沒有動靜。

內田信也就只是留了一箇中隊,隨時提防著無名高坡上四連戰士們的突襲。

剩下的主力全部放在兩側翼的防守之上。

……

內田大隊兩側翼的後方,四團的幾位營長正拿著望遠鏡,觀望著前方的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