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迴之後,配合團主力伏擊內田大隊。”

“好!”

兩人迅速達成一致意見之後,韓烽當即率領二、三、四連從預定的路線穿插返回。

張民則是獨自率領一連戰士們繼續在後方襲擾日軍,吸引日軍的注意力。

此時,日軍的注意力幾乎全部放在了正面作戰的四團主力身上,外加上關東軍大隊的勐攻勐打,成為了整個戰場的焦點。

日軍原本的掃蕩推進大網,也因此出現了較大的縫隙。

韓烽趁機率領三個連的主力插進縫隙,悄無聲息的穿插迂迴,返回到四團主力附近。

在預定的伏擊關東軍大隊的地方潛伏。

……

同樣收到四團調整的作戰部署訊息的段鵬。

為了策應團主力覆滅內田大隊的計劃。

此時,還在垣縣內部潛伏的段鵬,當即召集了突擊隊隊員們,下達了調整的作戰命令:

“接下來的作戰不需要再留手。

不止是鬼子的各類軍用設施。

包括日軍這縣城內部的主要治安軍軍官。

咱們給小鬼子來一場斬首行動。

咱們就四個人為一組,組成一支暗殺斬首小組。

記住,在能夠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咱們無論大小,只要是尉官以上目標,全部可選擇擊殺。”

“是!”

幾位小組長齊聲應道。

段鵬也為此做了先手準備。

突擊隊的裝備一向精良,備用的武器庫更是豐富,此次為了策應團主力的作戰,並承擔複雜的作戰任務。

在濟縣還有垣縣,包括一些日軍主要的縣城,突擊隊都預先秘密地準備了存放武器的臨時武器庫。

眼下作戰任務調整之後,轉為斬首行動。

為保證斬首行動的效率,又保證隊員們自身的安全。

段鵬的命令是:“杜絕近距離,容易暴露自己的擊殺方式。

可以採用定時炸彈暗殺、遠端狙擊等多種暗殺方式,主要以狙殺為主。

不要貪人頭,一擊命中之後立刻撤離!”

部署完畢之後,隊員們當即劃分成多支小組分頭作戰。

……

……

中條山依黃河而行,山體狹長,群峰矗立。

山脈北麓為平坦的運城盆地,系束水流域,山勢陡峭,落差很大。

而南麓坡度較小,主要是黃河流域,低矮平緩,由於山上河水的下切,形成了大面積的臺塬地貌。

這臺塬地貌非常奇特,不像平原那麼坦蕩平平,也不是崖壁那麼遮遮掩掩。

由於流水衝擊的原因,形成了四邊陡峭,頂上較平的獨特地勢。

換而言之,倒是有點兒像當初山崎大隊覆滅的地區——李家坡山崗的情況。

老鬼子內田信也的臨時隨軍大隊指揮部,跟隨在內田大隊的中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