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逃竄的腳踏車部隊就在幾百米外,三木甚至還可以從望遠鏡中看到他們的身影。

這老鬼子下令讓其騎兵中隊火速追擊。

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這些八路軍竟然能夠如此的狡猾。

在這麼緊張的撤離過程中,竟然還在中途設下了埋伏。

“打——”

當鬼子百十匹戰馬,先後從山路的缺口衝進來。

眼見鬼子騎兵近半主力徹底踏入伏擊圈,一營長孫振國毫不猶豫的下達了作戰指令。

噠噠噠——

砰砰砰——

毫無規律的雜亂的步槍的槍響聲從山路兩側的土坡上響起,夾雜著迅速成為戰場主旋律的輕機槍的噠噠聲。

孫振國提前部署的機槍火力,就是衝著鬼子的騎兵部隊來的。

這次大豐裝的二次設伏作戰,新一團只派了這麼一支直行車站隊過來。

以丁偉的性格,那是很要面子的。

怎麼可能不給自己的寶貝直行車部隊增強火力配置?

小鬼子一個小隊差不多是三挺輕機槍,均分下來,每個班就有一挺機槍。

但是在丁偉看來:“這遠遠不夠。”

或許是八路軍將領們在面對日軍的優勢火力,常常被動挨打,憋了一肚子窩囊氣的緣由,他們大多都有火力缺乏恐懼症。

所以這次新一團派出直行車戰隊。

丁偉是豪邁的一揮手,一個班配備兩挺輕機槍。

眼下留下的一排和二排都算得上是加強排,共有四個班,那就是八挺輕機槍。

這兩個排的機槍集中排列在山道入口的土坡的兩側,左右各八挺,共十六挺輕機槍,以側射的火力直接將整個山道口完全封鎖。

瘋狂攢射的子彈像是在半空交織成一張張密集的火力網,朝著剎不住戰馬繼續向前奔進的鬼子騎兵傾瀉而去。

這就像什麼呢?

這就像是在一道遍佈機槍火力的隘口,鬼子騎兵們就像是那撲火的飛蛾,前仆後繼中自個兒往槍口上送。

驟然爆發的火力,疾馳而來的鬼子騎兵們猝不及防。

密集的火力下,傷亡迅速蔓延。

快速賓士的身影中,鬼子很快便一個個從馬背上跌落下來,只剩下有些迷茫的戰馬衝了一段距離,感受不到抽打自己的韁繩之後,逐漸停下馬蹄。

小鬼子的戰馬是經過特別訓練的,戰場上容易使馬受驚的槍炮聲。

對於這些戰馬而言,早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沒了背上的鬼子,戰馬們倒是樂得輕鬆,脫離鬼子之後,反倒在山道的不遠處悠哉悠哉地晃動著。

伏擊戰還在繼續著,率先衝出來的百十號鬼子騎兵轉眼間已經傷亡過半。

騎兵的速度,賓士的很快

前衝容易,掉頭難,只是在密集且拉長了防禦線的機槍火力的封鎖下。

根本沒有小鬼子能頂著兩側的火力傾瀉衝過山道。

“撤,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