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當天上課,有幾位女同志當時就哇哇的大吐起來。

其他的男同志們回到駐地之後,是打死也不敢亂喝生水了。

簡易淨水器生產出來之後,孔捷先給旅部和總部各送了幾個過去。

旅長和指揮何等智慧,當時便意識到,如果類似的淨水裝置可以在部隊普及下去,在一些沒有條件喝熱水的部隊裡,這些淨水裝置可太實用了。

別的團長聽說此事,也紛紛過來要淨水裝置,孔團長自然又順勢發了筆小財。

……

下午。

孔捷接到總部的命令,趕到總部開會。

自從太行、太嶽等地區,八路軍與日軍默契地達成暫時停戰協議,共同應對此次越發嚴重的旱災之後。

太行根據地八路軍總部方面當即召開會議,討論如何應對接下來幫助、安置本地及外來災民的各項難題。

在會議上,指揮明確提出:“我們八路軍是人民子弟兵,是人民的隊伍,百姓們什麼時候最需要我們?正是面對眼前這樣罕見重災情的時候。”

“這是一場救災救民的運動,它的意義不亞於一場大規模的戰役。”

“怎麼打好這場另類的戰役,是接下來咱們太行、太嶽以及各級軍區共同要解決的難題。”

“原則只有一個:民眾至上,想盡一切辦法幫助災民渡過難關!”

旅長則接著表示道:“同志們,這次咱們的任務相當的嚴峻,據初步統計,我們最起碼要容納將近20萬的災民。”

“這些災民該如何合理地分佈在咱們各處根據地、各團駐地,不破壞原有的根據地的穩固與發展,甚至可以起到一定的助力,這是此次會議大家需要共同討論的問題。”

“各位幹部要做好準備,提前在根椐地內進行籌措,以隨時接收總部調撥的災民。”

“而對於自己根據地內部的情況,各位團長政委是最瞭解的,大家都先說說各團的經濟狀況,以及能夠接收的災民數量。”

指揮和旅長這麼一說,各團長、政委們基本上明白是什麼情況了。

這是要大家齊心合力,共度難關呢!

讀懂了意思的各根據地團長們紛紛自告奮勇地站出來。

新編第五團的馮團長率先開口,從座位上站起來,拍著胸脯道:

“同志們,雖然我新五團組建的時間比較晚,但為了應對此次災情,我首先代表我們第五團表個態。”

他的話語到了這裡,多出幾分自豪:

“兩千人,我們第五團所在根據地保守了估計,也能安置下兩千災民。”

人數貌似不多。

可你要知道,第五團組建還不到一年,團內的作戰部隊也不過千餘人,這相當於在供養部隊之外,馮團長承諾再多養一個團的兵力。

這份底氣可不是誰都有的。

在會的不少團長就默默地低下頭去。

很無奈,自百團大戰以來,日軍加強了對根據地的封鎖,各團駐地內的經濟情況並不理想。

透過精兵簡政,勉強保住隊伍的供給就算不錯了,哪有多餘的經濟去安置災民?

指揮甚至都開口表揚了馮團長兩句,翹著嘴巴的馮團長得意地坐下,看向孔捷的時候,眼神中帶有幾分感激。

這大半年來,要不是跟著獨立團一起發財。

新五團哪來的眼前的底氣?

又是裝備,又是各項生意路子,馮團長往獨立團跑的可以說是最勤快的。

孔捷這邊生產的各類商品,馮團長幾乎都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援並代理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