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條山。

隨著中條山戰役國軍恥辱落敗,北方抗日戰局出現較大逆轉,中國軍隊處於相當被動的局面。

特別是在中條山敗退的國軍退到黃河以南之後。

日軍原本用來封鎖中條山國軍根據地的三個師團,開始逐步抽調兵力,用來對付太行、太嶽等地的八路軍部隊。

這對於本就被日軍進行軍事、經濟等各方面封鎖的根據地八路軍部隊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中條山淪陷區的某處偏僻村落裡。

韓烽帶著山地連暫時駐紮在此。

不久前韓烽派出小股偷襲部隊,一舉炸燬了鬼子在中條山各縣城設下的三處軍火庫。

當時,國軍為了攬功,挽回中條山慘敗的恥辱,對外表示,炸燬鬼子的軍火庫是國軍游擊隊乾的。

因此,退出中條山的國軍迫於輿論的壓力。

曾派出兩個團,準備趁著鬼子的軍火庫被炸,中條山日偽軍的彈藥稀缺,進攻中條山。

結果陰險的小鬼子將各縣城守軍的彈藥集中在了一處,伏擊了前來進攻中條山的國軍團。

國軍部隊因此敗退,再不敢輕易出兵中條山。

韓烽則是趁著日軍與國軍交戰之際,趁著垣縣兵力空虛,帶隊一舉打下垣縣,並把鬼子在垣縣的軍事糧倉、物資庫洗劫一空。

至於這頂大帽子。

用韓烽的話說:“當然還是要扣在國軍的頭上,這麼大的軍事勝利,我想我們送給國軍的話,國軍一定會欣然接受的。”

於是,在垣縣的一些抗日民眾的暗中活動宣揚下。

趁著日軍在垣縣兵力空虛,打下垣縣的,又成了國軍游擊隊。

訊息傳到黃河以南的國統區,一切果然如同韓烽幾人所料,國軍欣然接受了是國軍游擊隊打下垣縣的訊息。

並再次透過報社大加宣揚。

以鼓舞軍民抗日之士氣。

為了表示國軍抗日的決心,挽回中條山慘敗的恥辱,國軍方面後續又派出了幾支部隊向中條山方向靠攏。

至少也做出隨時可能打回中條山的樣子,以挽回民心。

國軍的這一舉措,不管有多麼的表裡不一,實際的效果倒是也有。

最起碼日軍方面也不敢掉以輕心,派了相應的部隊在國軍駐紮的黃河對岸駐防。

這自然從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日偽軍對韓烽一行遊擊隊的壓力。

韓烽、張民、杜忠成,這從獨立團、新一團、新二團過來的三支山地連。

藉助從垣縣洗劫鬼子物資庫、錢莊、當鋪之類,弄到手的繳獲。

加上這段時間打劫國軍與日軍暗中走私線的所得。

還有根據地廣大村莊的百姓,對八路軍游擊隊抗日的支援。

韓烽當初從獨立團帶走的山地裡,只有一百二十位戰士,如今已經發展到五百餘人。

新一團的張民原本從新一團帶來的山地連有一百三十位戰士,如今發展到三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