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偉聽著也是一陣惱火,握緊的拳頭砸在床邦上,“這仗打得太窩囊。”

呂順民繼續道:“好在二營長及時帶兵支援過來,掩護了我們三營的後撤,我在後撤的過程中倒黴,不小心被鬼子的一枚炮彈波及,受了重傷。”

“那28團後來的情況怎麼樣了?”丁偉問道。

呂順民道:“我們突圍了好幾次,總算是突圍了出去,全團傷亡超過三分之一。”

“重傷員有很多,大多根本來不及醫治就犧牲了,我們這些堅持到最後的,搭上孔團長他們從水路下來的商船,這才被一路送到了太行根據地。”

丁偉沉默了,在消化著這些資訊的時候,滿心的怒火和傷痛。

呂順民所說的傷亡超過三分之一,這在丁偉看來可絕不只是一串數字,或許其中包括了太多他熟悉的面孔、熟悉的人和熟悉的名字。

那是他往日的老部下,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

但作為團長,丁偉絕不允許自己心中的哀痛干擾了自己的判斷,他定了定神,輕輕地拍了拍呂順民的肩膀,寬慰道:

“順民,既然過來了,就不要再愁心這些事情,到了老孔這兒,你該吃吃,該喝喝,他獨立團的伙食可以說是整個太行根據地最好的,多吃點兒,你的傷勢也能好的快一些。”

“至於28團還有冀中的情況,已經犧牲的同志,我們就把這份痛苦和緬懷藏在心底吧!”

“從長遠的角度看,此次你身受重傷被送到獨立團根椐地來,未必是倒黴,反倒是機遇。”

呂順民抹了一把眼睛,疑惑道:“老團長,這話這是什麼意思?”

丁偉道:“我問你,相比於太行根據地,咱們冀中方面的對敵情況,是不是更加的險峻?”

呂順民點了點頭。

“為什麼?”

“因為我們冀中軍區大多是在平原地帶,在平原地形上無法向太行根據地一樣利用山地打游擊戰,可戰可退,日軍的掃蕩兵力機動性強,支援速度快,好多時候進行反掃蕩,我們的部隊甚至會被鬼子分割,圍殲。”

丁偉點了點頭,說道:“我還在28團當團長的時候,就一直在考慮的問題。”

“相比於太行地區廣袤的遊擊山區而言,冀中的平原地勢太要命了。”

“這兩方,一方是山區游擊戰,一方是平原作戰,具體的作戰方式肯定不能一概而論。”

“如今,太行根據地利用山區打游擊戰的方向算是找對了,但冀中根據地最適合的戰術又是什麼呢?”

“以前我也一直沒有想到好法子,直到不久之前,在日軍掀起的對太行根據地的大掃蕩中。”

“獨立團在反掃蕩過程中,在某處同樣近似於冀中平原地勢的空曠地帶的成功作戰,直接點醒了我。”

“在那一仗中,獨立團一個排的戰士,硬生生地拖住了日軍一箇中隊的進攻,直到後續獨立團援兵抵達,將這個中隊的鬼子圍殲。”

“最後戰鬥徹底結束,那一個排的戰士犧牲了不到三分之一。”

呂順民震撼道:“老團長是說,基本上和咱們冀中軍區一樣的平原地勢,獨立團一個排的戰士,硬生生的拖住了一箇中隊的日軍?那可是將近十倍的日軍啊!”

丁偉點了點頭。

“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老團長,這仗到底是怎麼打的?”呂順民忙問道。

丁偉道:“拋去獨立團這一個排的戰士訓練紮實和裝備精良之外,最主要的是,在這場戰鬥中,他們使用了坑道戰術。”

“坑道戰術?”

“或者可以說地道戰,具體的我也沒有去看過,但我聽老孔說過,說那是平原地形最適合進行的遊擊作戰方式。”

“利用土工作業的方式,在村內以及周邊地區大量的挖設地道,地道與地道相通,村內與村外相通,村子與周邊的工事相通,達到暗中轉移兵力偷襲、滲透、襲擾、躲避的作用,是一種另類的平原游擊戰打法。”

“老孔的原話是,在平原打游擊戰,咱們沒有可以利用的山區,那就像蚯蚓和穿山甲一樣,在地下想辦法挖出各種作戰功用的通道,那就是咱們用作游擊戰的縱深和工事。”

說到這裡,丁偉提醒道:“所以我說,你這次來獨立團根據地不是倒黴,反倒是機遇。”

“養傷期間,你不必著急返回冀中軍區,而是要好好的在獨立團根椐地看看,學習學習。”

“特別是關於這獨立團在一些平緩地勢上進行的地道作戰的方式,獨立團是很有經驗的,你可以多向孔團長請教。”

“把他們利用地道戰作戰的方方面面都學個透徹。”

“之後返回冀中,我相信類似獨立團利用地道戰在平緩地勢上進行遊擊作戰的方式,如果能推廣下去,對於我們冀中根據地平原游擊戰的推進,肯定能發揮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