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自然是收買國軍方面的一些軍官。

而這些軍官就算私底下知道一些訊息,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時候誰去揭二五一團的老底,就是揭蔣老闆的傷疤,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乾脆就順水推舟,再把這二五一團抗日的名頭打起來。

所以就有了國統區的記者過來實地考察採訪。

而且用的還是國統區的自由報人。

因為這樣的記者最受百姓們的信任,他們與政府方面沒有太過緊密的聯絡,百姓們更願意相信這樣的良心報人,是可以作為大家的眼睛,去判斷事實的真相的。

除此之外,日本人那邊盧多賢也沒有斷了念想,又暗中派人去試著接觸。

結果讓他大喜過望。

性子比較溫和的太原城日軍特務機關長武田英二郎死掉之後,這新上任的工藤多俊,雖然性格更加暴躁一些,人倒是聰明,在雙方的接觸中,他十分體諒二五一團的遭遇,並表示日軍方面已經查明,上次太原城投誠誤會,是八路軍暗中搗鬼,並非是二五一團的意願。

所以後續的投誠還可以繼續。

盧多賢自然不會知道,工藤多俊能夠耐下性子,忍下火氣,重新與二五一團來往。

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原太原城日軍特務機關長武田英二郎,在臨死前的那一番話。

工藤多俊繼承了武田英二郎的遺願:

在這國軍二五一團蹦得最歡的時候,再將他一把拉下水,予中國抗日武裝以重創。

工藤多俊也聽說了,國統區最近對於二五一團在太原城方向的血站,那可是大加宣傳。

輿論方面打造得相當誇張。

工程多俊看過《抗日國報》新一期的報紙,上面的內容正合他的預期。

與八路軍面和心不合的國軍,一方面在對二五一團抗日的事蹟誇大其詞。

另一方面則是藉機打壓、貶低八路軍在敵後的遊擊作戰。

看到這裡的工藤多俊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這樣一來,八路軍被國軍用輿論打壓了下去。

而等到這個二五一團站在風口浪尖兒上,被國統區的軍民視作抗日的典範之時,他再把二五一團突然拉下水,成為投降大日本帝國的一支識時務的武裝部隊,到時候對於國軍和國統區的百姓來說,絕對是一記重錘。

這樣一來。輿論對於國軍和八路軍來說都相當的不利,反過來轉向大日本帝國。

後續,第一軍部隊,無論是對八路軍的鐵滾掃蕩,還是在晉南方向預備已久的戰役,都可以拉開序幕了。

……

回到眼前,這二五一團團長盧多閒正在自己的團部屋子裡烤著火,舒舒服服地享受著,嘴邊還抽著大煙。

通訊兵跑來彙報,“報告團座,那沈記者又來了。”

“他嘛的,這娘們兒還有完沒完了?”

盧多賢忍不住大罵,但說歸說,還是連忙起身將自己的煙槍里正燃燒著的菸絲,給磕到火盆裡,扭過身將煙槍丟給一旁的警衛員。

警衛員則是連忙將煙槍藏了起來。

一旁一同烤火的一營長說道:“團座息怒,小不忍則亂大謀啊,這沈記者不是咱們政府方面的人,萬一漏了餡兒,咱們可堵不住她這張嘴。”

盧多賢點了點頭,又罵了一句,“聽說這小妞也是書香世家出身,好好的大小姐日子不過,跑到咱們這前線來做什麼?這不是自討苦吃嗎?”

“走,看看去!”

“是。”

一群人迎了出去,說起來還真是諷刺,這團長帶著一重軍官們,竟是親自趕赴過來,迎接一名女記者。

這要說心裡沒鬼,怕是都沒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