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炮連的連長,王承柱和榴彈炮, 對於這種擲彈筒小組作戰模式非常推崇。

兩人還額外地對觀察手和炮手進行了訓練。

甚至在團里拉起了炮兵學習班,專門為獨立團訓練炮兵人才。

去學習的戰士,如果在炮兵領悟表現出相當天賦的,孔捷便會批准該戰士由步兵轉為炮兵。

說到這裡,為什麼要專門研究這種擲彈筒作戰戰術呢?

團長孔捷的原話是:

“任何作戰部隊的高明之處,都在於他們利用有效的炮火,對己方步兵的保護。”

“咱們與日軍作戰之中, 為什麼咱們的傷亡總是比小鬼子大?為什麼鬼子的步兵即使發起衝鋒,傷亡也可以有效避免很大的一部分?”

“因為人家小鬼子在步兵發起衝鋒的時候,總有後續的炮火隨時掩護,鬼子在靠後置放的擲彈筒, 能夠隨時在六七百米的有效射擊範圍內,定點清除咱們用來阻擊鬼子步兵的輕重機槍火力點,還有迫擊炮、擲彈筒等火力點。”

“這一點,我想大家在戰場上多次與日軍交手,也有所發現,這鬼子的擲彈筒只要率先被咱們敲掉,鬼子的步兵也就沒有那麼猖狂了,甚至只能被迫躲在掩體後,不敢發起衝鋒。”

“這說明什麼?說明小鬼子也怕死,他們的步兵之所以厲害,不過是靠著後續的炮火支援罷了。”

“另外,說到抗戰以來咱們與鬼子交手,吃虧最多的正是在鬼子的擲彈筒手上的,鬼子的擲彈筒對咱們部隊造成的傷亡,根據總部的統計,幾乎佔了咱們部隊傷亡的32%以上。”

“這意味著咱們每犧牲十位戰士,就有三到四名戰士是被鬼子的擲彈筒炸死的。”

“別看這種輕型的火炮,它重量輕,口徑小,工藝相對於複雜的步槍來說更為簡單,生產成本甚至不到步槍的四分之一,又足夠隱蔽,快捷高效,威力更是不弱。”

“如果有鬼子的老炮兵操作,基本上是一打一個準,咱們這邊只要在他們擲彈筒的有效射程之內,輕重機槍一露頭,要不了片刻,鬼子的炮彈一準兒砸過來。”

“所以,吸取到這些教訓,咱們獨立團今後與日軍的作戰,要重點對付鬼子的擲彈筒火力。”

“無論什麼時候,戰鬥一開始,要率先打掉鬼子的擲彈筒,咱們要讓這種戰鬥風格,甚至是成為咱們獨立團的傳統。”

“另外,鬼子使用擲彈筒戰術的厲害,這也是咱們要學習的地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如今咱們改造生產的五零小炮,比鬼子的擲彈筒打得更遠,威力更大。”

“咱們也讓小鬼子嚐嚐被後置炮火支配的恐懼。”

……

回到眼前,短短三分鐘的交鋒,日偽軍傷亡將近百人。

鬼子的擲彈筒也被打掉了八具。

在山嶺兩側,驟然發動突襲的八路軍,表現出來的戰鬥力,讓鬼子大隊長有些心驚肉跳。

好在八路軍的進攻並不持久,打了一陣子,似乎就在帝國部隊的優勢火力炮轟下敗退。

至於兩側山林裡伏擊的敵人,這鬼子大隊長在先前戰鬥爆發時,暗中觀察過,人數並不算多,火力配置倒是強悍,像是八路軍主力部隊,但他也無法確定。

單說這鬼子大隊長,能夠被石井原一指派負責西村這一路,自然是石井原一信得過的將領。

鬼子大隊長很清楚,按照聯隊長的計劃,眼前的戰鬥突然爆發,八路軍或許已經上當,將自己這一路當成了主力。

那麼,八路軍的主力作戰部隊,也很有可能就部署在西村一路上。

但是方才的戰鬥一爆發,後續的2000偽軍表現得太過不堪。

別說是八路軍了,就連鬼子大隊長,望著那被簡簡單單的偷襲打得陣腳大亂的偽軍部隊,也是一陣頭疼。

讓皇協軍部隊裝作帝國部隊,實在是太難為他們了。

分析到這裡,鬼子大隊長忽然想到。

如果身後的皇協軍部隊暴露,豈不是意味著兩側的八路軍已經明白,實攻西村是聯隊長閣下的計策?

那麼八路軍安排在西村一路的主力,多半會立馬後撤,向張家莊方向火速轉移。

想到這裡,鬼子大隊長當即下令道:“火速追擊,給我咬住這夥土八路!”

這鬼子大隊長也是個狠角色,他很自信,即便自己不是聯隊主力,即便自己這500士兵,同樣不是石井聯隊的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