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笑道:“眼前這一幕,有點似曾相識,想起來了,大半年前的蒼雲嶺戰役上,坂田那個老鬼子就是這麼安排他的機槍工事的。

在我和老李突圍的那片溝壑縱橫的地段上,坂田利用山體的迴轉、各種拐角,在拐角的盡頭架設重機槍,我們這邊兒戰士們一路突圍過來,剛從拐角處掉頭,鬼子的重機槍火力突然掃射過來,立馬傷亡一片。”

“那時候小鬼子欺負咱們手頭火力稀疏,別說是現在的步兵炮了,連門擲彈筒都沒有!”

“距離又太遠,手榴彈根本夠不著。”

“所以每到那種拐角,遇到鬼子機槍火力封鎖的時候,咱們這邊,戰士們只能冒著九死一生的風險,在火力的掩護下,拿著集束手榴彈衝向鬼子的機槍工事,然後在付出慘重的代價之後,這才一舉將鬼子的機槍炸燬。”

趙剛點了點頭,他雖然沒有經歷過蒼雲嶺反掃蕩戰役,卻能想象出當時戰鬥的慘烈。

“眼前三營長在公路拐角處給小鬼子設套的情形,和那個時候倒是有點像。”

孔捷說著,又看了看手錶,“已經快五點半了,這天馬上也該亮了,也不知道老李那邊什麼情況了。”

……

隨著情形的繼續發展,一切像是在按照孔捷和趙剛所說的劇本上演。

鬼子的卡車小隊在突破三營長安排的第三次伏擊之後,一路保持車隊的高速前進,轉眼間就到了不遠處公路的轉彎處。

這處轉彎不算太急,是從北向東北方向轉彎。

所以鬼子高速駛過的卡車小隊,即便是經過轉彎,速度也並沒有降下來多少。

轉過轉彎之後,接著是一條傾斜的直線。

在第一輛卡車的副駕駛上,坐著的是一名日軍小隊長,藉著麻麻亮的天色,卡車衝過轉彎處之後,他似乎看到不遠處的南向公路上,被一些碉堡工事給阻攔住了。

這裡怎麼會有碉堡?

這是鬼子小隊長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個念頭。

他甚至下意識的以為是大日本帝國這邊新修築的據點。

可隨著雙方愈發的接近,這日軍小隊長逐漸發現,不對勁呀!

這如果是大日本帝國的據點,為何沒有看到半個帝國的勇士?皇協軍呢?

哪有這樣修建的據點?

一眼望過去,基本上都是半地下碉堡機槍工事。

還有,先前卡車小隊過來,路上遭遇了土八路的三次伏擊,伏擊點離這處據點這麼近,這裡如果是帝國修建的據點,為何不見任何動靜?

似乎抓住了什麼關鍵點的日軍小隊長正要開口,車底下突然傳來劇烈的爆炸聲。

卡車再次觸雷了!

而且這一次雷區的密度比先前遇到的兩次要大得多,再加上卡車的速度太快,日軍小隊長坐著的這第一輛卡車根本沒來得及剎車,在劇烈的爆炸聲中直接衝出十幾米遠。

一連串的大爆炸中,開車的鬼子,連帶著副駕駛上的小隊長,還有整個卡車,被地雷炸成一地碎片。

當真是稀碎到不能再碎。

在卡車車隊居中位置的日軍中隊長,望見第一輛卡車被撕成碎片的一幕,眼皮子忍不住跳了跳。

他在憤怒的同時又有些慶幸,幸好他有先見之明,沒有讓士兵乘坐第一輛卡車,這才倖免於難。

緊隨其後的第二輛卡車要稍微幸運一些,有第一輛卡車觸發了絕大部分的地雷,再加上緊急制動,車身只衝出四五米處,觸發幾顆地雷。

車體被炸損了一些,好在卡車裡的鬼子和偽軍都沒事。

出於先前踩到地雷的經驗,鬼子中隊長原以為八路軍是故技重施。

可緊接著,碉堡工事那邊,早就蓄勢待發的獨立團三營的機槍手們,紛紛開火。

此時雙方離了不到三百米。

親自在一處半地下混凝土重機槍工事之中指揮的九連長朱武,毫不猶豫地下達了開火的指令。

攔路的混凝土碉堡工事裡,三營長準備了一挺重機槍,外加上六挺輕機槍火力,以重機槍工事為主,六挺輕機槍工事依託在重機槍工事周邊。

除了機槍,還有擲彈筒,擲彈筒同樣是躲在特別為擲彈筒構築的碉堡工事裡,只留一個適合的開口,讓擲彈筒用來發射。

六門擲彈筒齊發。

另外周邊散佈著大大小小的散兵坑,供步槍手進行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