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騎兵的方向(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孔捷的問題,孫德勝似乎早有答案,他回答的很痛快,“團長,我是個粗人,涉及到什麼戰術、戰略,我懂得不多,也說不明白,但這麼多年率領騎兵打仗,我就知道一點兒道理,咱們騎兵,最大的優勢就是一個‘快’字。”
“所以我們騎兵打仗,只要是能夠充分發揮騎兵的快速機動性和偷襲的突然性,那就是最適合騎兵的戰術。”
“以前中原大戰的時候,我們那個騎兵連長指揮的很愚蠢,他讓咱們的騎兵部隊衝著敵人的火力發動猛攻,雖然那地方是一片平原,騎兵的速度可以達到最大化,可是馬匹再快,他能快得過子彈,快得過機槍嗎?”
“那一戰,我們騎兵連傷亡慘重,險些全軍覆沒。”
“從那次大戰過後,我就知道屬於我們騎兵高舉著馬刀衝鋒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是槍和炮的時代,騎兵絕不能愚蠢的拿去進行正面的火力衝鋒。”
“上馬奔襲,下馬作戰,充分利用騎兵的快速機動性,又避開騎兵的目標龐大,容易被敵軍火力點針對的劣勢,我認為這才是我們騎兵未來的發展方向。”
不愧是在馬背上征戰了十多年的老騎兵,孫德勝的見解說得眾人無不點頭稱讚。
想起當年紅軍那會兒,李雲龍感慨道,“老孔,說起來咱們紅軍時期的各大野戰軍裡邊,也只有我們四方面軍,曾經有過一支騎兵團,我記得當時主要是對付馬家軍的騎兵來著。”
“說起來,騎兵給我最大的印象,還正是來自對手的馬家軍。”
“這些狗日的騎著高大的戰馬,揮舞著馬刀,明明看著還不遠,一個衝刺,人就到了眼前,手起刀落,老子身邊有好多戰友就是這樣倒在馬家軍那群混蛋的刀下的。”
“從那時候起,我李雲龍就發誓,遲早有一天,我也要擁有屬於自己的騎兵部隊,決不能再任憑敵人的騎兵宰割。”
這是一段悲壯的歷史,同樣經歷過的孔捷也是感慨連連。
他其實一直都知道李雲龍心中的這份執念,當年李雲龍的團是遭遇過馬家軍的屠刀的。
所以,李雲龍想要擁有自己的騎兵部隊的執念,可比孔捷要多太多了。
指導員陳大連也忍不住開了口,說道:“隨著現在軍事的發展,各種武器的研製,騎兵的鋒芒比起冷兵器時代的確要消磨了很多,但是我們誰也不能否定,騎兵在現在的軍事戰爭中能夠起到的巨大的作用。”
“這一點我和老孫的觀念是一樣的,上馬奔襲,下馬作戰,我認為這將是咱們騎兵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也就是騎步兵。”
“現在咱們八路軍部隊的機械化程度太低,甚至可以說完全沒有,咱們能依賴的就只有這兩條腿,如果說鬼子靠的是卡車,那麼這四條腿的戰馬,就是咱們八路軍的卡車,我相信不管到什麼時候。咱們騎兵總會有發光發熱的地方。”
“說得好。”
孔捷帶頭鼓起了掌。
“為了適應當下的軍事作戰環境,騎兵作戰的戰術是必須要進行適應的調整的,就連日本人的騎兵,雖然馬上衝鋒、突刺的訓練從來沒有去掉過,可實際上,日本人的騎兵也大多數都是下馬作戰,真的騎著馬進行衝鋒的日本人是極少見的。”
“未來咱們獨立團騎兵連的發展方向,就像孫德勝所說的,要充分發揮騎兵的機動性。”
“為了保證騎兵的機動性,像重機槍,大口徑的火炮,騎兵自然是不可能攜帶的,這樣一來會大大的降低騎兵的機動性,反倒會讓騎兵喪失最大的優勢。”
“但是加強騎兵的火力,這是必經的一環,所以我一直在設想,在增加騎兵的火力方面,咱們儘量選用的是那些具有較強的火力,卻同時又保證輕質量的武器,比如衝鋒槍、輕機槍、手榴彈、駁殼槍之類。”
“另外正如大家一致認為的那樣,在現在的軍事戰爭之中,面對敵軍強有力的火力點,進行正面的騎兵衝鋒,這是最愚蠢的戰術,沒有任何的騎兵可以硬扛這樣的火力,那純粹是去送死。”
“所以騎兵戰術,一方面要利用高速的機動性,利用攜帶的各種輕型火力,充分的發揮奇襲的優勢。另一方面,騎兵必須要與其他兵種進行協同作戰,才能最大的發揮效用。”
“比如考慮到與敵人作戰的地形地勢,並不是山地和丘陵,咱們的騎兵能夠發揮奇襲的作用。這種情況下,咱們可以讓騎兵從兩翼迂迴,然後突然朝敵人發動進攻,但是咱們正面進攻的部隊必須要把敵人的火力點充分的吸引過來,進行步兵與騎兵的協同。”
“我們還可以用火炮開啟突破口,騎兵迅速跟上,利用高速的機動性,在防守的敵人沒有來得及重新佈置防禦工事之前,迅速發起進攻,鞏固並擴大突破口,同時接應後續進攻的步兵,這是步兵、騎兵與炮兵三兵種的協同作戰。”
……
……
孔捷說了許多,也不知道系不繫統,嚴謹不嚴謹。
反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關於騎兵方面他所知道的一些東西,像是倒豆子一樣說了出來,希望能夠給孫德勝和陳大連一些啟發。
效果自然是有的。
隨著孔捷對騎兵未來方向的敘述,大家都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