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尋跡(單)(第2/2頁)
章節報錯
亦有草根自命非凡,在各大州府掀起一場場或大或小的義軍。
「如今局勢渾濁,然真正可問鼎天下的老朽以為可看作五分,其一便是咱們腳下這片,三州兵馬共盟,以越王爺作那系首之人,勉強自保。」
「另外,獨佔西邊的宋義雲、起勢江南的陳慶忠,以及盤踞河間東北數州的孫氏與良鄉劉氏等幾家大族。」
「最後,則要數幾支零散在天下各處的前梁兵馬,如尚在大河以北遊擊的嚴崇嶽將軍、收攏潰軍數萬佔了綏陽的徵西大元帥等。他們雖失了大勢,如若聯合,未必不能力挽狂瀾於既倒,重振梁廷氣候。」
武州以北,一處小城。
一行三人坐在茶室內,聽周圍茶客議論天下,有人言之鑿鑿,有人將信將疑。
武州、越州、遂州三州的州主在不久前會盟,且不論談了什麼,最終還是形成了一個不算太脆弱的同盟。由越州長慶府的越王牽頭,名義上還是掛著大梁旗號。
奉行的依然是章和年號,至今已是第四年。
三州地處關鍵,東去可入臨江,直抵建業,南下可扼大江,阻絕船艦。向北向西亦有幾條大道關隘橫立,故而三州如同香餑餑,絕無獨立於外的可能。州主們放心不下,除非投效其餘幾家,否則自己等人雖貴為一州之主、封疆大吏,卻也實無能耐同宋義雲等人對抗。
遲早被吞沒。
「武州這邊尚且還好,去歲秋末東南西北各地都打了幾場大仗,徵西軍被宋義雲打得支離破碎、良鄉劉也在與陳慶忠的交戰中失了許多頗有名望的子弟,都在舔舐傷口,如狼暗藏,靜待時機。
如今幾家靜下來,倒是給了咱們三州一些喘息,否則據在下那跑商的堂弟曾說的話,幾月前險些宋屠夫的一部軍馬就要侵襲過來,好在被錦州那邊給擋了,如今還在僵持。」
點了碗清茶,便見那人洋洋灑灑、口若懸河。
話中真假難辨,不過旁坐的三人卻是從越州過來,相比武州更靠近錦州,清楚後者確實被大軍圍困,州主孫廣策關了衙門,不知生死。
「師姐,現在山下好生混亂,刀兵利器無眼,玄誠師叔真會往這邊來?」
作男裝打扮的坤道也在思量,她們此行下山,目的是為了探聽一些越州之外的訊息——真武封山,大量外門子弟被遣散歸家,哪怕仍有不少後手安排,外界的資訊也難免受到影響。此次不止她們,還有好些原本停留山上的真武門人都攜隊去了山下,據山主師傅說,這裡面有三位真人的意思,似乎感受到了什麼,要她們去尋找。
下山前,師傅跟越金漱聊起,此番真人的意思雲裡霧裡不明就裡,下山可尋找去年就離開雲遊四方的離雀山主尹文念。
這位師叔應該知道些東西。
「上一次玄誠師叔給門中回信,便是在武州境內。」
正是那一次後,三位真人才決定廣派門人下山,準備了數月,於最近將子弟道人放下山去。
至於尹文念自然不在武州,那封信已經過去了三月有餘,若方向沒錯,對方恐怕已經去了河間,甚至更北。
想到這裡越金漱秀眉微皺,可惜路途動盪不安,驛站荒廢,信件往來也變得麻煩。否則提前給師叔備一份書信詢問一二便可,何至於如此大海撈針。
「師叔應當是去北方,這一路我們打聽的訊息不少,他老人家選的都是靠山野的地方,我們也再向山林靠攏些罷。」
三人起身,收拾妥當後離去。
背後,幾道貪婪目光遊離,似有人竊竊私語,聲音掩藏在茶室內轉瞬被遮蓋。
前方,越金漱好似無所察覺,腳步不疾不徐,卻是眸光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