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三界井與監仙陣(第3/3頁)
章節報錯
而山下,大抵也只有北齊的監天司還在沉浸,那一瞬的燦爛,讓幾位監天官晝夜不歇、奮筆疾書,從各種方面去剖析猜測,數日來連連奏摺上書,卻引不起半點兒波瀾。
南梁已亡,北齊如今正忙著朝爭,天時異象被當做各派鬥爭的言辭,皇帝每每看到述說此事的奏摺都頭痛,早已吩咐不呈御前。
白駒過隙,又半月,六月帶著熱風吹拂山頭田野,悄然到來。
大陣的餘韻於此徹底消散,一切都回到了原本軌跡,卻在隱秘處,似有不同。
……
陳嶼踩著雲,來到一處泉眼。
這是一個山坳,旁側有小江,兩岸本應有農家打漁,但放眼望去由於戰事侵掠如火,背井離鄉者不在少數,故而難能見到幾戶,多逃亡離去。
他降下雲頭走在地上,將些許雜草從泉眼上扒開,露出內部幽幽旋動的光色。
泉眼運轉良好,核心被陳嶼數月前篆刻改造,聚靈、致幻、穩固,多重陣法佈置,幾乎同泉眼融為一體,由其自行在每次旋動中激發。
他早前留下的些許法力已經乾涸,但泉眼不僅未崩潰,反而滋生許多靈光在側護佑,更加堅固。
陳嶼滿意地點頭,揮手,再次佈下新的陣紋,以靈文燒錄,空間幻化,彷彿在開闔——下一刻,最深處一絲紅霞被接引而出,狂風大漲!
數丈天空化作巨口,將泉眼全然吞沒不見!
靈光澎湃盪開來,徐徐消散。
他打量左右,確認縱然精神力視角下亦無法再察覺這處泉眼真身所在。
陣法無名,算是定景囊採術的一種化用,並非真正涉及空間變換,他如今還做不到這一步,但五感六識以及內景陳嶼可太熟悉,以手段新增其上,不費力氣就構築出一層圓滿無缺的屏障。
甚至利用泉眼貫穿深層的特殊,隨時可以[三界井]引動霞光海紅霞遮蓋,杜絕外力侵擾,緊急時更可拖曳整個泉眼沉入其中。
“現階段還是先放在現世,慢慢改造周圍環境。”
靈性與靈氣不同,靈氣的作用猛烈且迅速,靈性天然有之,更加緩慢溫和。
不過作用也有限,至少對普通人而言長時間沉浸在豐足純淨的靈性環境中,大概至多也就少病少災,談不上延年益壽。
靈性環境的真正作用,在讓作物豐收多產,且能營造出一處適合種植靈植的區域。
而靈植,乃修行必備。
嘩啦啦!
一袋種子播撒,其中大半晦暗,流轉光暈的飽滿種子很少。
靈種可貴,他不打算一切都準備,況且這地方之後還有佈置,迷幻陣法遮掩下不知多少年才會被發現。
便由得普通種子一代代更迭,未必不能生髮出接近靈植的植株。
而那幾枚靈種,算是奠定基礎用,特地選取的一種草類,生長很快,消耗少。
靈植成長途中,能為這片山坳中的靈性調理,使泉眼中噴湧出到了靈性均勻和順,不會波動劇烈。
“一個地一個地種還是太慢,若是能再快點兒的話……”
拋灑種子是個簡單活,不過十五處泉眼分佈天南地北,大漠與濱海都有,每次有所佈置都要來回跑,實在麻煩。
可既然佈置了大陣,總得給未來的修行者一片修行地,真要離開紅塵去方外遙遠處開拓,至少初始時候很難做到。
這些泉眼輻射出的區域,便是陳嶼為將來的修士們提供的‘新手村’。有他駕馭三界井,這些地方會長久存在,不為監仙大陣所困。
除非有朝一日,陳嶼判斷已經不需要這些區域,才會裁撤。
實際上,考慮到一些實際情況,不止十五處泉眼,他還打算在一些偏遠僻靜的山野中,圈出一處處小巧靈土,同樣栽種靈植,‘有緣者’得之。
何謂有緣?當然是被他看重,能在求道路上走得更遠,或者有所新意的人。
陳嶼能從這些人身上獲得靈感,自不會吝惜幾株對他而言隨手可得的靈植。
宣揚出去,更能鼓勵引導後來者們努力鑽研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