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只讓三界井針對大陣有更強的掌控和應變能力,這點不難,陳嶼心中簡單盤算便有許多辦法。

最直接粗暴的,將萬法銅鏡與三界井兩件靈器連線,屆時憑藉前者超絕的推演能力,加之內部銘刻記錄了所有靈文,應對大陣所需問題不大。

但這也只能侷限短期內,他對銅鏡另有安排,之後會用到,無法一直與三界井一起維持大陣。

而且銅鏡推演計算終歸機械呆板,缺了靈動、主觀,兩件器械堆疊,仍然只是死物罷了,不足以在十年二十年,乃至百年後一直延續。

除非他放下其它,甚至不再修行,將精力悉數投入,時常除錯二者變化並關注陣法,但這顯然不可能。

「靈器本已衍生靈性,基於此,再化生意識有無可能?」

如此自問,陳嶼沉吟思量。造化之後得益於融身於靈、融法於身兩種手段,加之三法合一的馭使日漸入微,對肉身軀殼和意識精神等方面的新體會日益增多。

比食炁餐霞時候深入全面不少。

以意識舉例,他雖仍存在許多疑惑不解,但來由大體清晰。對常人而言,意識來自血肉,從腦域神經中生髮出來。

「若只是尋常成人的認知水平倒也不是太難,只消透過三法合一,將法力化作血肉捏製億萬神經,外接一枚「腦袋」便可。」

但這顯然不行。

靈器或多或少因由自生靈性而具備獨有能力,如萬法銅鏡推演萬法,又如長性燈汲取自然靈性並轉化成燈芯,以及三界井通天連地,貫穿深層。

血肉大腦的意識自我加持就顯得格格不入,與靈器不合,非他所要的從靈器本身中誕生。

真若如此做,只會適得其反,讓靈器受限於孱弱的「人造意識」。

「修士其實還好。」陳嶼想到自身。萬物有靈,依託自我凝實、覺醒、蛻變,一步步借假修真,將意念超然腦域之外。

然而靈器比之修士更復雜,雖然自生靈性,極為精純,卻是一堆無有血肉的死物。沒了根基,更在煉製過程中充斥著屬於他的印記,想要不靠外力誕生意識自我幾無可能。

現世不比故事話本,至少這幾年陳嶼未發現萬法銅鏡有異樣,類推之下,縱然給三界井百年千年,或許靈性會增幅,或許會變強,但意識大機率不會憑空產生。

他如今欲要以外力推動,讓靈器真正誕生自我,從而鑲嵌在大陣中,令陣法哪怕是他閉關不在時也能自如應對現世中的變故。

況且靈器衍生意識,這本身也是極為有趣的,他意識到其中價值,用在監仙大陣只是一角,往後煉器,以及推演造化一道的修法都會有大用。

思索了半刻,暫無頭緒,好在時間充裕,陳嶼打算先以賦靈術施加靈器上,嘗試觸動靈性粒子,在頻繁變化下洞察有無自然生成的可能。

若還不行,就帶去天外天一趟,那地方不同於現世,傾向精神側,靈器身處那等地方或許會迎來轉機。

收拾念頭,心湖幽幽靜下,這些暫且先放一邊,陳嶼起身化虹,直奔天宇。

自從直面寰宇星空,他對這方世界的觀感愈發全面,出了藩籬,當然會忍不住多張望打探。

短短月餘,已經上下奔波十餘次,每回都會在雲霧盡頭、靠近漆黑星空的區域待上數個時辰。

宇宙冰冷,了無生機。

星空則燦爛,如花繽紛,兩相交錯映襯,令他沉迷,好些時候都險些騰駕光霧掙脫身後天地的束縛。

暢遊宇內。

好在靈覺警醒,讓他將念想熄滅。星空未知太多,陳嶼不願冒失闖入,至少要先適應了迥異於過往的環境後,並做好十足準備才會向外探索

「果然啊,比起天外天,還是自然宇宙更加瑰麗,動人心魄!」

天外天同樣無垠,深邃死寂,但漆黑不見其它,不比宇宙中星輝照耀,星雲綻放,光影重重,襯托得愈發遼闊。

一望無際。

來到邊緣處,再向前,便脫出腳下星辰的重力範圍,陳嶼自詡法身無慮,但完全跨出母星後會遭遇什麼,猶未可知,於是仍然停留,先收集外界各種情況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