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坐山巔一整夜,寒風吃了不少。

卻未能想透徹,尹文念只覺心湖攪作一團,萬般念想化作濃霧漂浮,如何都撥開不得,見不了朗朗晴空。

直等到破曉,晨露微瀾,旭日東昇。

一捧燦爛霞光打在面上,年逾六旬的老道悵然一嘆,眺望那山川上煌煌明亮的紅日,神情複雜,眼中閃動猶疑。

他想到要去外煉天地之氣,可如何煉法又是問題,且一夜嘗試已經證明體內的氣息雖薄弱,卻與天地相通,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可能在外煉中置身於外。

“撬不開、挪不動、用不了……”

尹文念面對如此局面,很難不懷疑自己是否真走對了路。

他凝氣吐露,一柄狀如長劍從眼前憑空化形,直射數尺。

又招霞喚霧,乘風鼓鼓。

嫋嫋煙雲瀰漫,微光浮動身側,這一刻端坐青石上俯瞰的他簡直恍若遺世人間仙——可尹文念自己很清楚,這些伎倆不過旁枝末節,至多算作戲法,不堪稱道。

“道道道……何處尋?”

漫天無邊的天地之氣縈繞身畔,已經踏入所謂‘明氣’之境的他能清晰感知,卻無法去取用。

六氣可見不可得,何談馭使。

空懷寶山的尹文念再一次回過頭去看自己這短短一程的修行。

從元陽峰上開始,他不斷回憶。

面龐漸漸紅瀾,那是霞光愈發光照。

天日高掛,從卯時到了辰時,老道身軀一震,不知想到了什麼,眼中迷惘如霧散盡,只剩一絲堅定。

他站起身來,拍打道袍上沾染的草屑灰塵後抬步向山腰走去。

一步一步,逐漸緩慢,身形止不住晃盪,有如一葉狂風中的扁舟,卻至始至終沒有停下——等到山門屋舍映入眼簾。

道人已褪去那一絲超然,面如金紙。

恍若同樣踏入修途的人再細看,就能瞧見這副身軀外不斷溢散的天地之氣。

體內,原本氤氳盪漾的力量此刻已悄然不見,空空蕩蕩。

思量許久,尹文念終究下定決心,欲要以外煉天地之氣的辦法走一遭,至於已吐納在體的那股天地之氣,毅然散去。

“以內御外、操使六氣的路不一定就錯了,只是眼下看來確實不適合,也罷。”

散功重修!

他打斷了這條由自己一手搭建起來的道路,走上另一條前途未明的路。

對此老道念頭跌宕,不過待他跨入門戶,重回離雀山門時,一切又如清風拂面般平息,不作別念。

“山主!”

有弟子門人途經,紛紛行禮。

他點頭示意,徑直朝閉關室走去。短短百來步,對於散功的利弊流轉腦海,尹文念細想下發現其實不差。

畢竟之前不過明氣,說好聽點兒叫修行第一境,實則剛剛入門罷了。此時察覺到道路不適合,散功之後反而一身輕。

念頭莫名通達,一些往日壓抑腦海深處不曾念及的想法紛紛浮現,靈光頓生。

外煉……以丹鼎嘗試,當初元陽峰上不少同道就以煉丹明察出天地之氣,或許凡俗火焰也可催發反應。

還有木、水二屬,以及其它不同的天地之氣,既有屬相,可否依照五行相生之理調製?縱然不可,又能觸發何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