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陰九流(第2/3頁)
章節報錯
還不等馬車上眾人繼續張望,先前跑遠的那幾位持刀護衛又迴轉,神情多是放鬆,沒有想象中的慌亂,顯然,這次的突發已經被處理,而且很輕鬆。
車隊在最初的停滯後,甚至來不及混亂,就恢復了前行,緩緩的,兩側青山遠去,秀水潺潺流淌在眼前。
三十八九的人數不算少,擰成一股行走在大道上,加之那些磨刀霍霍的勁裝護衛們,等閒匪寇斷然招惹不起。
小插曲過後,車架上幾人的談資又不知不覺變換,主角改作了同行的商隊。但瞧見那長鬚中年袖口嵌著儒巾,巍巍顫顫掏出來抹了抹額頭,他衣衫整齊,姿態和緩,一邊看向四周,一邊感嘆道:“文昇商會還是有底蘊的,人脈頗廣,看那些武人,龍行虎步,尋常人物估計走不過兩三招,這次算是承了情了。”
陳嶼瞥了眼,確實不差,隊伍裡八名護衛都是練家子,另外在當首的馬車裡還瞧見一位勁力練透的男子,身形精悍,一對兒眼眸凜冽如刀。
不止如此,他還在隨行的雜役火頭裡發現了兩個同樣練出勁力的,隱在暗處不動聲色,時刻在警惕。
四個通勁,一個龍虎。
搖頭暗歎,臨江府不愧是江南第一大府,敢在這時節來往州府之間做生意的多少有些底氣。
陳嶼收回目光,車隊裡顯然有個重要人物,或許是商隊的話事人?他對此興趣不大,之所以搭乘同行,主要還得想著多在地上看看。
如今浮田已經被碎入青朧山中,凝實的奇景有萬般好處,唯獨不能自主前行。
至少目前還無法脫離了他,故而若去到空中飛遁,於奇景中歇息之時只會停留在遠處。
受限於此,他如今更多選擇行走在人世中,傾心於旅途,更能體會芸芸大眾的悲喜,隱隱間,他雖沒有感受到意識精神上的蛻變,但心靈確實沉穩許多。
馬車行過,三五人正抬著屍體,就地挖了坑後將之掩埋。
血跡沾染在車輪上,綿延出很長。
這些蟊賊麵皮飢黃,骨瘦如柴,眼目凹凸如死魚,直直瞪大在外,顯得灰撲暗沉,毫無光色。
車上眾人沒有多看,興許已經見得太多太多,早已不再觸動。
僅僅那位疑似儒生的長鬚中年輕輕搖首,無言嘆息。
一路安平,此去越州,有真武山坐鎮州府,故而少有綠林聚嘯,跨過一條長長澎湃的大河,那是問江,傳說許久前有一頭生出靈慧的龜仙,揹負山河圖。
後被真武山的真人收走,那副山河圖如今就放在真武山入山之處,供世人瞻仰觀望。
故而該河又被當地人喚作龜仙江,沿岸多有神話流傳。
越是靠近真武山一帶,各色道門的野史趣聞便層出不窮,往往怪談離奇,引得第一次到此的陳嶼尤為興起。
當初在於啟猛老道長的記憶中,他只取了經書道卷的內容,關於遊歷、關於真武山上一段求道求學的記憶並未涉及。
此刻自己聽在耳內,愈發覺得有趣。
唏律律!
馬車終於在一處小鎮外停下,眾人下了車駕,陳嶼一躍而下,張望四周。這裡依舊偏僻,比不得越州富庶繁華之地,但人聲依舊鼎沸,嘈雜鬧耳得緊。
儒生與那幾人結伴,打算逛一逛,至於商隊則要去進一批山貨,於是便分離。
陳嶼自然也在道謝之後離去,他留下了幾粒銀豆,哪怕對方大概看不上,但搭乘自己一路,他不願憑白落了人情。
幾人分別,對這位年歲不大的道長頗多好感,知進退、言辭也明晰,跟誰都能談上兩句來。那儒生甚至交談甚歡,相約往後再聚。
離開了車隊,他沒有停留太久,先在鎮中掃視一圈,精神力籠罩,並未發現內景地存在的跡象,於是閒逛了兩刻鐘,挑了些特產,譬如美食佳餚,以及本地出產的一些藥草,或者獨有的草植作物。
臨近山野,小鎮中有不少專為皮草山貨設定的坊閣,透過這些地方收集起來並不困難,不多時就攏了一大包。
隨手拿出兩株靈液澆灌催熟的藥草。
翠綠欲滴、根葉飽滿,似乎還沾著些許水露,散發濃郁藥香。
簡簡單單便讓荷包再度鼓脹起來,他從未擔憂過銀錢,解決了採購後,將這些收穫悉數放在奇景內,然後就繼續向北。
越州共有四府,真武山離這裡不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