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玉元壽真君,真名喚作李京唐。乃三百年前大周始建時候人物,傳說此人幼有不凡,落地不哭不鬧、頂戴寶光。

弱冠之時便可日啖百斤瘦羊肉,一身力氣驚天動地,嫉惡如仇,一對兒金玉錘重逾千鈞,戎馬一生,為大周開疆拓土立下了汗馬功勞。

後來得封黃伯公、世人頌揚其名。

李京唐在通州一帶的名望不低,這片土地上曾有一場[玄駒關之戰],關乎大周國本的一戰,加之其本人出生於此,故而本地供奉其長生牌位的不在少數。

至於得道飛仙之說卻是近幾十年才傳出,陳嶼收集的書卷野史有涉及。前趙將亡時天下動盪,龍蛇起陸,正巧故老相傳裡李京唐是個能征善戰的,百姓便指望著這位多多庇護鄉梓。

有用無用暫且不曉,總之大趙之後的宋、梁二朝時局不見寧和,四野離亂是時有之事,幾年下來又彷彿回到百年前那般模樣。

於是越發的神化這位,漸漸在本地有了個‘元平真神人’的名號,直到三十年前梁皇立國封禪,將拱衛中原的黃望山定為天下八山之一,而李京唐,也得以被封為黃望道君,落冊在籍,在建業宮廷中立下一道真君牌位。

食萬戶香火。

應玉元壽真君的傳聞且說到這,陳嶼此刻顧不得其它,只在粗略回憶了一番便拋飛至腦後。

身形化虹遁入山嶺內,龐然躁動的精神瞬間覆蓋,方圓數里被洞徹,鉅細皆映入眼中。同一刻,無數野獸只覺心中升起濃濃畏懼,如同被猙獰獠牙的獵豹獅虎團團圍住。

嗚咽成片,被無形壓制的它們遵循著本能,或匍匐哀鳴、或驚惶奔逃。

他未去在意,奇景正在顫動。一圈圈薄光流轉溢位,氣血仿若大錘敲擊,轟鳴不止,撞擊得前者將開未開,要撕裂那層脆弱薄膜。

元神適時走出,高高照下,陳嶼勉力壓制體內傳出的激盪。

下一瞬,光影紛亂,現實與內景的夾縫再也撐不住逐漸超脫虛幻的青朧山,一道細微裂痕咔嚓裂開。

咆哮的能量從奇景中噴湧,在身外扭曲出浪潮般的波濤——山石、青雲、大地一一凝現。

天雲攪動得破碎,奇景中的雲海則倒灌而出,幻化作銀河纏繞在體外,一口口血竅自肉身上隱現,沉浮其中,化作大河滔滔的一角,一同共鳴起來。

這一切動靜不小,面對略微超出預想的變故陳嶼神情不變平靜,沒有慌亂。

奇景凝實的時機有些提前,或許是近些日子以來對血竅利用率的提升,以及數十次碰撞融合下的厚積薄發,事情已經發生,如今關頭便沒必要再去思慮這些。

關於奇景凝實如何約束控制,他並非沒有對策。

只見分潤出部分意識掌控元神,雙掌開闔中飄飛七八枚旋動的銀色渦流懸掛身後兩側,吞吐間雲海被汲取捲入,沛然的力道下將之強行擠壓,限其制肆意奔流。

另一頭,精純無比的元血爆發,百竅法運轉,昂揚無窮生機的力量從元血中噴湧出來,轉眼間便將原本動盪躁動的血竅與駁雜的變異氣血橫掃、鎮壓!

法力居中,幻化一面承載,硬扛著裂縫漏下的滾滾衝擊彌補縫合。

“得找個清靜的地,省得被打擾。”

幾項手段都談不上成熟,雖說深思熟慮將能利用上的都派了上去,但無法堅持長久,再者奇景凝實本就難得,他期待還來不及怎會捨得打斷。

時不我待!

此時來不及慢吞吞佈置陣法,於是陳嶼墜入山中,精神掃蕩來回,找了個堪堪能用的低窪處。

撥開氾濫的枯草藤蔓,他快步走到中央,再揮手打下數十枚提前繪製、本想著有備無患的符牌。

嗡然一陣後靈光彌散四周,籠罩在這片小小凹地中,霧氣自土中嫋嫋吐出,盤旋在林蔭中久久不散。

背後的青朧山已經露出山尖,他指尖連連點動空中,很快勾勒出一副由複數聚靈陣構築的圖紋——同樣是這段時間為奇景凝實做的準備,不過程序提前,以至於大型聚靈陣尚未完善,只得先湊合著用。

啟用點亮後一掌叩在地上,陣紋不似符牌那樣可以長久存在,需要融入土壤大地,再以另外手段將之維持。

十數息後,見得周遭靈性徐徐從各處彙集而來,他長舒一口氣,扔下七八枚靈石添做補充,以免自己沉浸奇景一時忘了外界。

做完這一切,不再顧其它,陳嶼併合雙指彈在地上,闢塵術捲開塵土,再以御物之術引來落葉枯枝,短短剎那編織出一隻簡陋蒲團墊在身下。

撩起衣袍,他盤膝坐於地。

……

轟隆隆!

臨近十月,徐家寨比以往少了些輕快平和,多了幾分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