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去之前,他在為之準備。

靈石靈液,一些靈植靈種,紛紛囤積在田畝中,壘作高高一摞,又有種子播撒在田,受到豐沛養分滋補之下很快頂開土壤鑽出嫩芽,愈發茁壯。

“此遭去往何方?”,陳嶼偶爾也想過一些地點,前身記憶中留有印象,如北方傳聞中倒映天境的孤胡海,又似蟠雲以外的千奇百怪莽莽山林,再者像遙隔萬里出沒鯤鵬、飛魚的濱海。

種種如此,還有諸如真武山、正陽觀等當世道派頂尖者,亦在往年不知多少次聞說中嚮往憧憬。

陳嶼亦好奇,之前只在於啟猛老修行記憶中驚鴻一瞥,見識不多,卻也從那時便知曉真武一脈的底蘊非凡,經卷道藏堆積如山。

他的確想去看上一看,若能翻閱一二最好,多讀幾本旁人關於天地自然的樸素道理,不求甚解也好、淺嘗輒止也罷,再不濟也能為時有勃發的靈感充作底蘊。

不過仔細想想,這次出遊真個抽剝到底的目的卻還是見識一番此間水土,並採集更多靈植,中途或許可以尋一些如於啟猛一般的有志之人點下種子,靜待往後發芽成長。

同時,他也準備好生找上一找,是否還有像饞嘴鹿這樣初覺醒便能激發大量靈性的“天資卓越”之輩。

研究下靈性與個體間的關聯。

故而,細數一遍要去的地方,一時南北東西皆有分立,故而也實在不好刻意安排,索性不問地點、不尋人煙,只隨心而為、乘風而動,駕馭漂浮天空的田土一同遠行,停停歇歇,到了哪裡便是哪裡。

朝遊北海暮蒼梧……陳嶼唸叨著,灑下最後一粒靈種,將土填整的同時也平撫心神,專注眼下。如今種子剛種,浮空田尚未分割,距離出遊還有一段時日。

多想無益,紛雜念頭繁蕪若雜草,一片片生髮心間,又轉瞬被破碎掩埋。

就這般,一晃半月過去。

時間來到八月中旬,道觀上空漂浮的田土已然在十餘日的小心分割中化作了整齊三分,大小約莫一致,邊角些許差異並不明顯。

此刻,兩塊浮於空中,就在頭頂上四五百丈方位,有陣法阻隔,幻化蹤跡的同時亦是凝風匯氣,將環境改造得與山上大體相似。

一株株各色嫩苗生長,陳嶼虛立空中一角,低頭看去,規則的田土被人為分做大大小小几十處區域,比之院後藥田都要細化,但雜而不亂,每一處都種上靈種在其中,對照下來,他手上幾乎每一種靈植都在此地留有一席之地。

至此,試驗培育的環節終於是從藥田裡騰出來挪移到了浮空田中,大大緩解院後那片區域的種植壓力。

環顧了會兒,留下一道雲雨術的他飛身來到另一方田地。

和剛才所見不同,這一塊地完全用作了靈石與靈液的培育出產——眼前是綠油油大塊大塊元靈根與靈石蘿蔔,紮根在田地土壤間,將整塊田一分為二,各自佔據半邊江山。

他早有規劃,兩方浮空田的用處已經定下,只等離開前再採收一批,儲存足夠量的所需之物後便可離開。

“走之前收割眼前這些靈植,屆時再將二次靈機培育的出的靈植種子種下,便無需再擔心中間植株成熟而無法返回。”

陳嶼暗想,實際上留下第三次靈機配以植株的種子最好,看元靈根等靈植便可曉得培育次數一旦提升上去,成熟所需的時間亦將暴漲。

可惜目前三次靈機培育的植株尚未長成,且至少還要幾個月才有成效,而想要育成靈種更要在此之上翻上數倍。

實在太久,所以最後選擇以二次靈機培育的諸多靈植進行種植,填補自己不在山上的空窗期——至於幾塊田一起帶上就不要胡想了,浮空田看似不大,但驅動需要靠法力與精神,一塊便正好,多了的話帶在身後難以迅速移動。

半月來,不止將靈種播種,還有幾株小巧灌木,以及院子邊的青翠山竹。

後者已經有了一些隱蔽變化,看起來似乎快要成熟,想來結出竹果就在最近不遠了。

正好隨身帶著的田土如今並未多做干擾,除了幾株嬌小果樹外空餘地方很多。

“往後這塊田跟在身旁,留出一隅來種植元靈根和靈石蘿蔔滿足日常所需,其餘的大可全部拿去移栽和培育路上收集到的種種植株。”

他心頭預感自己此行必然少不得要花些靈機來異變植株,哪怕大部分草植在確認無用後便會封存不再播種,但山川之廣非三言兩語可說清,此方大地上還有很多新奇植物,甚至這一路走去,說不得還要對田土稍加擴充些。

不過這些還遠,至少等遊歷一段時日後才能有所判斷。

嗡嗡——!

正走著,天空上一捧白雲隨風穿入陣中,再被道道靈文激顫一陣後消融不見。

萬法鏡高懸,卻不再某一方田土,而是掛在三者中央,濛濛青光將三方土地全數覆蓋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