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念想著,打定主意的陳嶼從樹上一躍而下。

腳下鋪陳清風,法力纏繞身側,推他扶搖直上十餘丈後,飄然遠去。

伴著乘風化虹術用上三五百次,熟能生巧之下對這門術法的掌握無疑要遠超其餘許多法術。

論及熟練,乃僅次於洞悉術的水平。

不過他飛行騰空途中抬頭仰望向碧藍天際,神色莫名。任憑乘風化虹術再如何提升與鑽研,亦無法超脫那層界限,即沒能越過三千丈天穹極限。

靈性大量潰散的問題始終困擾著,這與天地大過濾不同,更像是本應穩固的體系邁過界限後的一瞬間就從底層產生了崩潰,無法再維持。

莫說術法,數遍他一身力量,也僅有元血激發的氣血能堅持少許時間,可惜靈性飛逝的情況下同樣難以持久,很快就會萎靡虧敗,停留稍長一些便會引得氣血逆流發生,衝擊腑臟肉身釀成傷勢,乃至境界跌落。

陳嶼數次改良騰空術法,然而靈性乃是構築一切手段的基礎,在彷彿規則的偉力面前難以強行扭曲。

無法抵抗。

如今,法力已經可以自行模擬靈文產生類似效果,互動自然,他當然沒有放過這點,不久前再一次去嘗試——三千丈之上寒風凜冽,最終停留了十息不到的功夫便跌落下來。

但這確實是一次進步,雖然相比上一次艱難忍耐的八息好不了多少就是。

尚不清楚是自己功力精進抑或真的尋摸到了破開難題的辦法,總之,他準備在進一步熟練了新的施法手段後再去嘗試一次,到時候自然能有所分辨。

遠遠的,透過林蔭,道觀露出一角。

而在頂上,一片長寬約莫四丈大小的玉白土田靜靜懸浮。

銅鏡高高掛在天穹,青光湧動,灑落無數渾濁霧氣,其間靈文隱現,一道道陣法遮蔽在四周,將不大的田地容納在內。

完全遮蔽。

光影變幻間,五感六識皆矇蔽,外人看去或許眼前依然灼灼烈日、山林茂盛。

陳嶼目光波動,元神綻放光華,視線掃過山頭,將內外都看得真切通透。

“看來藉由萬法鏡搭建防護體系的辦法似乎可行,唯一的問題在於這件法器能否支撐下完全打造後的浮空田。”

由於預想中這次下山遊歷有好幾個目標要完成,一則尋找更多經文書冊,不侷限道書,便是釋教經義、儒門手帳、黃老註釋、話本傳說……

統而言之,是書就行。他也不求傳言故事裡的絕世寶卷,遇見了便臨摹抄錄一份,記在腦海中時常翻閱,以便隨時汲取靈感。

常言道一人計短、眾人計長,即便此間極可能並無修行真法,可博覽百家後沒準哪天就能升出些靈光來,為未來的路添磚加瓦。

其二,便是要在遍覽群書的同時收羅天南海北各色植株,蔬果草木、花卉野植等,大漠、草原、雪山、原始古林、幽深海底,諸如此類,一直侷限在青台山一帶的他很早前就想離開道觀出去逛逛。

只是距離遠了,一些草植實在不好移植,靈液都吊不住,隨時可能嚥氣。

如今有了浮空田卻是無需擔心,隨地摘採,當場便可種下,甚至在回去之前說不定已經培育了數輪,早有收穫。

“山頭的空餘空間已經不多,再移栽下去遲早會擠不下,浮空田同時也能分擔一部分種植壓力。”

腳踩輕風,身形很快靠近。

陳嶼立在不遠處打量浮空田,他不打算只打造一處,如今正在積蓄更多靈土和靈石,後者一茬茬收採,蘿蔔靈種早已培育了不少,此時全然能夠滿足所需。

面上思忖,心中比劃盤算。到時候一塊用來種元靈根和靈石蘿蔔,一塊用來種移植的植株,專門試驗靈機培育效果。

最後自己再帶走一塊,嗯,這一塊大小得大些,最好上面能蓋個小木屋之類用以遮風避雨——既然要遠行,吃穿住行都得考慮到。

當然他不會忘記浮空田打造出來的主要目的是種植,所以木屋不會太大,免得喧賓奪主。

“其實還是麻煩。”嘆息一聲,若是奇景可以徹底凝實具現,大機率可以收放現世物品,耕種培育亦無妨,甚至由於一直被靈石靈液等浸潤,青朧山才是真正的種田寶地,比眼前完全有靈土搭建的浮空田都不遑多讓。

“可惜差一步,沒能成功。”

奇景卡在最後,內部預計的能量已經不少,如核心所化的圓月高懸虛空,又如靈性蒸騰後而成的海量紅霧。

無法踏出具現這一關,這些剩下的能量便始終不能消化。

搖了搖頭收回心思,陳嶼揮手散去身側靈文,緩緩降下來走到院中,在沉寂了精神之光後,頭頂的浮空田隱沒不見,一如山後藥田被陣法籠罩時一般。

明明只差九百字,但……突然就想打遊戲了,那就明天補一章吧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