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節點多少擴充了些,之前想著要和洞悉術結合,但最終分身乏術,一邊要接著大陣為洞悉術的完善添磚加瓦,一邊銅鏡內的排斥現象隨著節點增多愈發強烈起來。

故而他預計這倆短時間內應當沒了融合的可能。

好在銅鏡並非沒有提升,新的節點構築法在這方面用處得到體現,節點擴充之後,一些從原版術法上刪減而來的次版組合方式勉強能夠實現。

譬如心臟中的青炎術就得到了完整複製,除此外還有幻身術、闢水術等,由於原本術法的靈文便不多,效果降幅不大。

如今,銅鏡上幻化一道幻身術,加上自己給自己同樣掛一道,兩者疊加之下的效果……其實並沒有本質提升。

畢竟術法沒有所謂施術限制,只要體內法力和操控力度跟上,一心多用下哪怕沒有銅鏡,也可以同時附著多道法術。

萬法鏡的用處更多還是在儲存術法以及極短時間內大規模爆法術時用得著。

“儲備一些法力,甚至可以當做移動的法術庫。”

或者說——炮臺。

於陳嶼而言,萬法鏡內能儲備的術法自然越多越好,最好將陣法也凝聚,這樣就能省下許多功夫,平常念頭一轉就能複合數道、十數道不同法術,相互交織之下能發揮出意料之外的作用。

飛在空中,隨手扔下一發崩山術。

炸裂在半空,響動貫徹雲霄。

陣法落成後,他已經如此行動好幾天有餘,結果嘛,只能說差強人意。

和預料的不一樣,大部分人雖然嘴上說著要尋仙覓道,也來到了石牙縣這個偏僻地方。但往日的聽聞與傳說終歸太遙遠了,真正自己面對時,又不免畏畏縮縮。

日益頻繁的轟鳴中,不僅大著膽子前來探索的人少之又少,反而包括散人、本土武林等在內的很多人都對他現在所在的這一片區域懷揣敬畏,鮮少有人敢前來。

正因此,此地的春耕竟沒受到多少影響,比石牙縣其餘因流匪而動盪的村寨相比難得的寧和了許多。

“葉公好龍麼……”

如今,隨著一次次崩山術不加掩飾的劈落,石牙的神異全然揭露在世人面前。

再無人懷疑此地有道君仙家,然而在確認之後,更多人沒有狂熱地衝入山林摸索尋找,而是返身點了香火,日日祈禱頌念。

在真正的‘仙人’面前,沒人敢放肆。

這一片儼然有朝著聖地的方向演化的趨勢,不敢越雷池半步。

辛辛苦苦佈置的陣法,眼瞅著就要付諸東流,陳嶼自是不願,他放緩了施術頻率,之後又去到其餘幾個地方落了幾道。

順帶滅了幾窩藏在深山老林里正準備東山再起的匪賊。

不過許是變化剛出現,很多人還在觀望中,陳嶼也不可能自己衝下去跟他們說哪裡哪裡有仙家福地。

畢竟是假的,這樣做就有些討打了。

“福地是假,但好處還是有的。”

陳嶼需要一批武人入陣,配合他以後的一些試驗,這些大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完成,自己獲得了好處,至於種在大陣中用以穩固靈性和陣法的靈植,留下亦無妨。

“秋刀麥、長芋草、山芒、雜燻草…”

細數一番,都是些強身健體的,或是增補氣血、或是淬鍊骨骼,服下後雖不能立地成仙,但多少能幫助武功精進。

正好,推算中這些靈植常人同樣可以服用消化,但到底是如何的效果,作用到什麼程度,就趁著這次的機會一同瞭解和記錄好了。

陳嶼算了算,不過是一些用處不大快要淘汰的一次靈機培育植株,丟擲去於他于山下影響都不大。

至於二次異化的靈植他沒有外放的打算。在效力上已經超出常人極限,除非天賦異稟的武者,或者一流頂尖級人物,否則根本承受不住。

逛了一圈,體內法力消耗不少,陳嶼不再施展崩山術,也沒有朝向道觀返回。

“接下來就等著山下的陣法進人。”

而他現在則打算就著出山的機會到處跑跑,去人煙較多的地方找找看有沒有內景之類。

之前獲得的內景秘寶都用得乾淨,鎏金法衣早早消磨殆盡,碎片都投餵了靈性繭囊。盛放瓊漿的石勺最近由於瓊漿多了幾滴,消耗大增,沒多久就融化,與瓊漿合為一體,增幅了大概一兩成的效力。

不同的秘寶有不同用處,陳嶼對內景秘寶興趣不小,最近幾次下山都在不斷尋找,可惜收穫遠談不上豐厚。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