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黃的圓球落在手中,被元神託舉放到眼前細看,邊沿模糊,縈繞一層不真切的朦朧霧色。

視線投注,精神覆蓋表面一處處不甚規則的凹凸處,細看去,陳嶼一愣,這些似有凸起的稜狀事物竟有些與山脈相似。

元神映照,神光射入更深處將霧氣驅散至一旁,這才真正看清,果然是大片山脈匯聚,甚至有森林樹木映入眼中。

手中一枚圓球赫然是一方‘世界’。

只是不知為何被壓縮,而且此刻他有些皺眉,黃燦燦圓球表面所呈現的景緻好像有些熟悉。

然後像是想起了什麼,陳嶼神情微動之下迅速藉由肉身看向現世——

平靜無波,之前還依稀清晰可見的第三重道境早已無蹤無影。

“剛才一時沉浸在體內意識中,沒有分化部分到肉身裡關注外界,有些可惜。”

他看向元神懷裡的圓球,懷疑和始終牽引不至的道境有關,但沒能把握住剛才變化的瞬間。

“牽引道境到來……意識深處同步浮現出一枚圓球,或者說,這正是前者的某種具現?”

陳嶼帶著疑惑,返回到釣起圓球的區域,意識洶湧,漆黑一片。不過比天外天與空洞之下的黑暗要淺淡許多, 少了明顯的粘稠厚重感, 多了幾分飄渺。

心頭跳動著猜測,這球體與道境關聯不小,不過兩者間誰真誰假尚說不清,不排除意識中的才是本體, 外界那個龐然且虛幻的世界反而是倒影的可能。

陳嶼目光炯炯, 元神投落兩縷明晃晃銀光,照耀掃視, 刺向深處, 欲要找尋和發現。可惜最終無功而返,長嘆一聲的他略做停頓, 圓乎乎小臉上沒有氣餒。

抱著圓球若有所思, 緊接著探出一手在虛空處單手劃弄,一道漣漪掀起,由小到大漸漸包裹元神, 連帶著明黃圓球一起吞沒入內。

……

青台山下,蔣勤安帶著一群人來到了山腳。

“守清道長,山上真有道觀?”

“自然,陳道友久居青臺,學成自雲鶴觀青鶴道人門下,道學淵博, 曾在九奇法會上與一眾同輩論道, 不輸半分,實乃石牙道門後起之秀。”

“青鶴道人……可是那位善使一手翩若驚鴻雲鶴步的李老道長?”

“正是, 李道長當初名傳廣庸,闖蕩數十載,或與我等師長平輩論交。”

“若真是這位, 貧道此次卻是要好生與之論學一番,也許會有幾分收穫。”

一行人走走談談, 幾個道人開路, 兩旁還有持刀帶弓的武人, 當頭兩位甚至穿著大梁明令禁止的皮甲, 不過都以衣衫遮掩了些,未有明晃晃外露, 招惹麻煩。

顯然不是一般武人,一個個龍行虎步大踏步向前,披荊斬棘,舉手投足間有勁力流轉, 劈風裂木, 盡數在通勁層次。

一路沿著蜿蜒曲折的山道, 很快來到山腰位置。

幾人腳力不慢,且氣息平穩, 相互間有所暢談,或是針砭時弊, 或是議論最近興起的道君仙家傳承之事。

原來,這幾位正是從石牙而來,為了探尋青臺一片的情況。只是如今四周都有不少人尋摸,卻一無所獲, 大量流言謠傳風靡,難辨真假。

“幾位道長, 鄙人之前在榮縣闖蕩, 未能及時迴轉, 敢問這坊間相傳道君顯靈之事到底是真是假?”

一人開口, 面相憨厚, 身材談不上魁梧,雙腿格外有力緊實,顯然常有操練。

他確如自己所言,最近時日多般言論傳得五花八門,若非門中長輩篤信,他未必會參與,被派遣至各地尋找。

話落,旁側幾人都輕笑,不待蔣勤安等人回答,披掛皮甲的一位朗聲道:“宋兄弟,別的且不說, 唯獨那雷劈盜匪之事千真萬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