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章 欲遠遊(單)(第1/2頁)
章節報錯
靈土被捏製成一團團土球,澆灌了輕空草汁後徐徐漂浮在空中。
陳嶼將手上的草汁全投入了三分之一的量,剩餘則留待之後,如今眼前浮動的二十來枚土球足夠他研究一段時間。
浮田是為了擴大種植面,同時兼顧隱蔽與方便看顧照料兩點而建造,為此,以後不出意外將會作為靈植培育主陣地的浮田不僅需要漂浮在天,還得足夠堅固、耐用,並且具備一定的防護能力。
最後一點陳嶼有陣法到時候會篆刻在田地中,包括符牌也會有所佈置。
風樞秘山陣、玄壤空感陣、闢水陣都在這段閒暇中置備了不少,到時可以直接拿出來用。除此外,還有從幻身術、斂息術等術法上改造化用的半成品,談不上完整陣法,但稍加運用多少能在浮田中發揮些作用。
故而如今最為重要的反倒是浮田本身的條件能否滿足他的要求,假若存在缺陷與瑕疵最好能在這次的嘗試中先摸清,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浮土捏製完成,接下來就是試著拼合並令其穩固。”
陳嶼去到道觀內院,不多時搬來一隻蓋在乾草的揹簍,表面鼓鼓囊囊,看樣子內裡裝得滿當當。
他掀開,一股玉白光色出現視野內。
盡數是存下的靈石,一枚枚好似被打磨修剪過,原本不太規則的形狀如今都成了巴掌大小的稜柱模樣。
乍一看簍中彷彿一堆打磨後的水晶。
陳嶼食指搖指,數枚靈石飛出,鑲嵌並沒入土球之中。
靈光綻放, 法力刺激下宛如呼吸吐納般吞吐四周靈性, 雖然土質沒能更上一層樓,但之前滋養狗尾草的消耗得到補充。
轉眼間,土球光潤了許多。
即便依然灰撲撲、卻比剛才多了一絲令人難以無視的意韻,獨特的微光縮入土質內, 與包裹中央的靈石結合, 竟是漸漸讓整個土球懸停不動,不似不久前那般胡亂動彈的不穩定模樣。
“輕空草汁與靈土、靈石的契合性似乎更加高, 看來效果遠超預期。”
捏著土球仔細把玩了會兒, 陳嶼心下鬆了口氣,至少無需再操心幾種素材間是否相牴觸, 此刻要想的, 唯獨浮土如何搭建拼合出他想要的田地——一塊大概會飛在天上的田,既然是為了種植才開闢,該有的養料、水源等必不可少。
“催熟養護這方面有靈液在, 屆時多種一些元靈根即可。”
水源則有云雨術在,不過陳嶼忽然想到雨水滴落,如何去引流灌溉與排出同樣是個問題。
天上種田不比青台山,沒有山石土木作為倚靠,大地離著腳下數十上百丈,總不可能直接從底部引出——那樣的話從地面看去彷彿常年飄雨,怎麼想都奇怪。
“最大的雨季在夏日時節, 狂風驟雨連綿數日不絕,確實該想個法子解決, 省得被一通亂風吹得四散飄搖。”
如此一想,除偏轉五感隱藏外在的術法, 防風、擋雨、避雷等都不能少,否則承受突發意外的能力會顯得不足。
揉動太陽穴,陳嶼一邊將所有土球隨自己的意拼接在一起, 不時又拆開, 實際上並沒什麼固定形態, 只要模樣不差心中預想得太多便行。
他真正考慮的還是漂浮在天后, 對山上一帶的種植影響,以及那些欲要達成相應效果的術法、法陣該如何弄。
揉捏隱隱酸脹的眉心,他取來了專門記錄術法的竹簡。
與《築基法》等三本修行功訣以及《靈植錄》類似, 關於靈文、陣、術等方面, 每次實驗他都沒有放過, 在將龐雜的資訊整理與篩選後, 一些或有趣或未知的點將被記下。
翻開這本主要記錄術陣的竹簡, 開篇是已經發現併成功推導演算出的六十八枚靈文, 每一道都佔據一定空間,下面撰寫這關於這枚靈文的自身特性、外部特徵乃至諸多術法構築的條件, 和組合術法時相配對的靈文都有哪些。
陳嶼一邊翻找,看著其中記錄的各式術陣尋找用以庇護田地的靈感, 一邊以法力揉搓浮土。
十來枚土球結合一起, 到最後被他拼湊成了一方長約五尺八寸、寬三尺二寸的模樣,表面並不平整, 半圓凸起拱得到處都是,一些靈石亦是裸露半形。
好在這個結構下足夠穩定, 他試著以手掌推動,不大的實驗田漂浮空中,一股清晰的重感從掌心傳來,但沒能推走, 依舊浮在原處, 離地面約莫六尺。
並非不能繼續往上飄, 不過輕空草汁灑下沒有全部灑下,託舉出如今這一方靈土已然不容易,再向上飄去,要麼減輕攜帶的土石,要麼以穩定作為代價。
陳嶼停了下來,試了幾次,終歸停在了這一環。
六尺的高度、五三開的大小,便是如今投入的輕空汁在堅固平衡穩定情況下所能做到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