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中時種下的山野花草在一個多月的靈液靈機滋養下,誘發變化,到了近日總算成熟。

模樣或多或少發生了些許改變,比如圓形刺球的松苒刺條變少變長,在硬度上略有提升。還有冬龜絮、長平草等,都換了樣貌。

其中變化最大的要屬一種狀似蒲公英的草類,本地喚作白傘子。

異化後的草植體外的纖細絨絲軟化脫落掉,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膨大的果核。原本這類植物是沒有核的,但如今顯然與之迥異,不但有了拇指大小的圓形果核,核內還醞釀著粘稠漿汁。

幾乎化作了別種植物。

陳嶼將成熟的靈植摘取,隨後一一辯識,現在的他有愈發完善的洞悉術在,已經很少會一股腦傾倒去雞兄嘴中,令對方少遭了不少罪。

明亮光團自植株上析出並凝聚,然後融入腦域,靈文運轉,刻意控制之下海量的資訊有序分解,有如涓涓細流,全然不像剛開始時那樣決堤洪流似的咆哮衝蕩。

“這個效果似乎是增幅目力……比不上秋刀麥,更別提還有明竅丹……唔,這朵花長得不差,初春剛至便如此嬌豔,可惜效用太過樸素,引誘蟲類,用之不上……”

一番甄別,躺在面前的花花草草都已分門別類,一側放著或許有用的,一側則是被推斷為雞肋的。

看了一圈,他揮手揚出大片青炎,將大多數都焚燒成灰,只餘下了白傘子。

實際上焚去的那些裡有幾類不似全然無用,然而無論增幅目力還是引誘蟲類在陳嶼這裡都派不上用場,前者效果不到明竅丹十分之一,而隨著肉身圓滿,氣血蒸騰如赤炎,未開智的蟲蛇大多不敢近身。

於此,便沒必要繼續投入靈機將之培育成靈種了。

不過剩下的這個倒是有些妙處。

捏起一串掛著灰白果核的根莖,陳嶼左右細看,將之翻來覆去,精神力縈繞內外不時穿過,映照了每一處細微。

他饒有興致,因為從洞悉術的結果以及初步的判斷來看,這東西雖不能食用且對血肉精神皆無強化之力,但卻有著一種神奇的效果。

令外物變得更輕。

這還是他第一次見。

至今為止陳嶼種了不少植株,一年多里翻山遍野尋覓不同植物來異化,得到了一批又一批靈植。

而這其中不乏一些奇奇怪怪的,但大都看著特別,實用性太低。被他要麼閒置要麼放棄。

不過眼前這株靈植與那些花裡胡哨的有所不同,效用單一,卻意外開啟了他的靈感,頓時思如泉湧,許多想法接連從腦海中蹦出。

“應該是果核中的汁液起到了作用。”

洞悉術並非萬能,收錄資訊只可作為梳理歸納,無法對一些具體的方面作出對等的判斷。

不過陳嶼不在意,他切割植株,將根莖、果核、汁液等部位分別研磨攪拌並比照試驗後,依然得出了以上結論。

又取來剩餘兩株白傘子,發現這並不是變異後的特例,每一株都大同小異。其中一株的漿汁效果比其餘好上一籌,而在適應性上這要差上許多。

最終,他看著手邊散落著的大堆植株碎片做出了推測。異化後的白傘子對外物的確具備[輕化]的作用,這其中尤以活木、玉石以及普通土壤試用結果最佳,能在浸潤了白傘子漿汁後發揮出比金鐵死木枯藤等物更好的效果。

放了一小塊帶著溼氣的新鮮土壤,拿過透明的粘稠汁液滴了兩滴,片刻後,以氣血包裹精神去稱量,抬拾起來的消耗頓時減輕許多。

他沒有節省,繼續滴落漿汁,直到手中再無存餘為止。隨著汁液徐徐滲透土質之內,莫名的變化發生,視野中這粒土壤赫然顫顫巍巍漂浮起來,雖極其緩慢,卻堅定的離開地面,向著空中飄去!

“三十四滴……能夠讓半錢重的土壤輕化到浮空。”

這時,一直關注著土壤的陳嶼察覺到內裡似在波動,一些由白傘子引發的變動開始平息。

叭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