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靈機催化的話,豆角和青瓜在二月時節播種最佳,陳嶼修整了菜園,將剩下的一塊區域略做劃分,種下了手上幾類蔬菜種子。

地梨子是一種類似紅薯的植物,長在土中,外層包裹有半指厚的皮質,成熟以後可用木棒之類的敲開啟,內裡的果肉白膩如雪,清甜爽脆。

記憶裡自幼上山的前身曾嘗過。初時觀中還有不少人,老道士以及上上代觀主皆健在,不少平坦土地都被開墾,連綿青臺以及附近幾座山丘內,耕種的道田不在少數。

傳聞在中原,一些大觀大派更有內信幫著耕植,田連阡陌,不遜色富賈世家。

雲鶴觀自是沒有內信依附羽翼,只得靠觀中門徒道士們協力,十來處道田置於山野,久而久之觀中門人或多或少耕種栽植過,耕得一手好地。

“道田荒廢,蔬菜瓜果早已在春秋輪轉中枯作春泥。”

種子都不剩幾個,傳給陳嶼的更是隻有一段甚是模糊的記憶——於久在山中的前身而言,地梨子的口感比大部分山果都要好,是難得的美味。

種了將來一段時日的菜蔬,陳嶼扛著鋤頭,去到埋藏金鐵器具的土坑旁。蹲下身摸了摸土層發現不似之前那樣粗糙,顯得細軟許多。

“靈機效果還是不差的,作用發揮很迅速,昨前幾日才投入的幾粒現在已經漸漸將土質改造……”

至於土中的器具,他看了一圈,暫無其它變化,無論早先埋入的玉石和銅鏡還是剛買回的幾件鐵器,都風平浪靜,內外無波無瀾。

……

後山,竹林。

陳嶼騰挪雲霧,腳踏青虹越過了山崖來到稀疏竹林前。

青台山多是尋常松柏,竹木生長得隱蔽不顯,早年曾有人移栽了一些在道觀近前,長了幾十年枯死了許多。

如若去到深山內裡或許才能見到一片片茂盛竹海。

“先取十根,靈液用得不會太多。”

他來到山前卻非尋找竹海欣賞,而是為了收攏一批竹米,順便驗證下這些山竹的開花之期到底何時。

早先,他從此地移種了一批青竹到院後並以靈機催化,月餘之後得到了金燦燦竹米以及粘附竹米上的銀毫。

山竹開花難得,縱然有靈機靈液也不至於如此快速,那時候陳嶼便猜測此地的竹林或許用不了多久就會自然迎來開花結實之日。

如今他掏出一筒靈液澆灌下去。竹葉簌簌作響,好似在歡欣。

說不清三五日還是更多,不過大抵不會超過半月。他找了靠邊緣的幾根長勢較好的青竹,靈液流淌而下,汩汩滲入到泥土之內滋潤著根系。

剩下的便是等待了,無需日日都來澆灌,山竹不比靈植,對靈液的吸收遠沒有那麼強大,一筒下去怎麼也要兩日才能消化完畢。

從山上飛下,陳嶼回到道觀。

隨手拿起一截撿來的枯枝,靈文聚集為洗劍術,輕刷在上。

靈光閃動片刻,枝條外表無有絲毫變化,但捏掐枝椏的手指傳來清晰觸感,硬度得到了不小提升。

“不同材質對洗劍術的適應與效用發揮有一定的差距。”

不過也可能是基礎太弱,故而顯得幅度很大。他眉眼間多了幾許思索,目前最為契合、提升最大的便是木料,鮮活生靈無法洗煉強化,故而活著的樹木沒能享受到洗劍術的照顧,只有那些折斷的、殘破的枝條才能得到術法傾注。

花草、精鐵、石玉都是如此。

唯有一個例外,那便是血肉生靈,無論生死,都無法洗煉。對於其間的緣故陳嶼也不怎麼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