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祭拜(第1/4頁)
章節報錯
運轉勁力,乘風踏青而行。
不多時便來到一處山坳。
白岐山脈橫亙,兩旁一座座山巒錯落有致,他進到跟前,張望了片刻後在記憶中翻出了眼前模樣狀若倒扣陶杯的山峰。
王菊山。
算是插入至山脈深處,能見到薄薄霧氣裊繞彌散叢林,不再如山林邊緣那般淨明清爽,帶上了幾許溼潤與壓抑。
陳嶼收束法力,從高聳繁茂的樹頂一躍而下,靈文閃爍間,身形飄搖十餘丈後輕巧落地。
四下打量,樹木叢生,林深葉密。不少辯識不出的植株花卉長在林蔭中,與茂密灌木做伴汲取著從頂上樹蓋滲透投落的淡淡天光。
入眼多是明黃,他倒也識得,正是一種名為古心菊的花朵,三寸高,葉片纖細倒垂,映襯黃花的翠葉尖上掛著霧珠。
跨入十二月,青台山上原有的繽紛漸漸調敗不再,只剩頹唐一片,倒是在深山中還能見到不少野植花草。
一路行來,他並未刻意尋覓隱藏枝葉之下的藥草,這一趟不為這些。
陳嶼手中捏著幾條垂下的長刺,撥開到一旁,然後前行數步,視野逐漸變得開闊起來。
溼霧聚得濃郁,不遠前方一處碧色內湖呈現。
兩岸高木林立,彤紅葉片紛紛飛旋飄下,朵朵搖曳空中,輕輕貼近地面,一些則落在湖面,漾起細微漣漪悄然盪開來。
王菊山位在白岐西南方向,離青臺不算太過遙遠,常人難進,但一些經年獵戶偶爾也會到此。
記憶里老道同樣時常入山尋藥,除了山下闖蕩積蓄的錢財外,王菊山至青台山一帶的藥草也為雲鶴觀的存續提供了不小助力,可惜後來前身武藝一般,又只懂些許摘採技藝,于山間野外行走不了多遠。
一直徘徊在青臺附近。
“王菊山往東去,約莫百十里,便是西南七州之一的黎渠。”
印象中前身去過,美其名曰歷練。不過黎渠那邊沒多少好記的,窮山惡水,野民極多,祖輩大都是犯了事後被罰沒徙入此地。
“聽聞黎渠有高逾兩千丈高峰,巍峨至極且瑰麗,不知是真是假。”
和前身不同,他對行俠仗義的執念半點兒也無,不過景緻確實吸人。倒還挺想去看看。天下太大,北齊南梁各有萬里山河,秀麗風光不遜色上一世,同樣地大物博,還多了幾分陌生與期待。
“走路太累太麻煩,還是等飛騰方面的術法完善了再說。”
不止景緻吸引著他,陳嶼還想多收集一些天南地北各色植株,保不齊以後能種出什麼來。
除此外,最近也在思索環境對靈植的影響,長久以來侷限院後藥田的他此番沒入深林中便有四處多看看的心思,想著能否藉由天地自然佈置出特殊環境,從而影響甚至介入到靈植異化的過程中。
原本這過程是不可控的,最後的效果藥力如何不能掌控。除去靈性多寡的變化外再無法知曉其它。這次陳嶼心裡暗想著嘗試一下。
當然,既然到了山間湖泊處,怎麼也不能讓扛在肩上的魚竿無功而返。
踩著酥脆落枝,葉片莎莎響個不停。
腳下輕緩柔軟,彷彿墊著棉團。
半蹲下,撈起一捧清涼湖水,身前一輪金陽映在湖中生出碎金光澤。此地林木茂盛,唯獨這片難得開了口子,裸在山林中,宛若一口仰放甕盆。
王菊山不高,但背後還有幾座高山隱現,直入雲霄,有山泉水汩汩匯入,亦有夏秋時節的雨露積攢。
並非死水,東邊隔了數十步的地方有引出一條溝渠,穿入到山中不見。
故而水質尚可,算不得渾濁。
“湖挺深,大概中央處有兩丈。”精神力一掃便有所瞭解,陳嶼尋了處開闊地坐下,折來乾燥樹葉墊在身下。
穿餌,用的靈植秋刀麥的麥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