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早早散去,明亮驕陽懸掛,今日的他起來的晚了些,早課未能趕上,險些錯過了第一縷霞光。

當然,現世裡並無‘紫氣’,餐霞的過程與昨日相比還是一般無二,體內法力微微盪漾,再度壯大一分。

青光醞釀,彷彿幽泉,沉在丹田外。

端著碗,陳嶼緩步散漫在山頭,去了田邊,又看了藥園,結果低頭一瞧發覺園子裡的蘿蔔有些異樣。

“怎麼感覺變小了?”

蹲下來,咕嚕灌了一口粥,他散出精神力沉入土壤中——菜園裡的大蒜和蘿蔔個頭都長大不少,雖說並未日日澆灌靈液催熟,但偶爾給靈植澆剩下的還是灑了一些在田地裡。

而藥田中這十來株蘿蔔就更不用多說什麼,每日都浸泡靈液,投入了靈機在土地中,結果反而在向著小發展。

原本拳頭大的蘿蔔塊此刻只剩龍眼大小,縮水太嚴重。

這種變化算是很明顯的,和當初大白根變異成元靈根一樣,都被陳嶼第一時間察覺到,引來關注。

精神探入內裡,能感知到一股能量在孕育,不過令他皺眉的是這股能量有些暴躁,彷彿稍加觸碰就會爆裂開來。

暫且先看看,他起身去到其它地方繼續巡視,至於蘿蔔這邊得等熟透後再說。

來到最初始的藥土邊,一根根元靈根生長,還有秋刀麥以及零星一些藥種。

元靈根自從有了靈種後,再種下時便無需再使用靈機,這一點和雜燻草、山芒等一樣,不過後兩者他還能移種別處,但元靈根需要土地不小,移植的話得開闢一大塊新地,否則就要佔據菜園。

如今他還沒有想好在哪裡開新地,不過隨著各種靈植培育越發的多,一些有奇效的總會脫穎而出,這些自然會被培育成靈種,大規模種植是必然。

開闢田畝就在不遠了。

吃過早飯,看了周圍各處後,陳嶼回到院子中,服食下梨果——他發現梨果一日兩枚最是容易消化,一開始一口氣吃了兩個後就有些發撐。

不過攏共五枚,如今也就最後一個。

果味兒在味蕾迴盪,他拿了鋤頭將梨樹挖起,等往後有機會,還是找一些種子來才好,免得每次培育完都是一次性。

動輒枯萎死去。

接下來的時間他沒有亂跑,山上各處都找遍,內景地不多,再往外就要去臥蠶峽那邊,實際上最近已經有了些猜測,覺得與其在山上找,不如去山下,人世間的執念最是多——假若內景地真的與執念有關的話——那麼山下的內景絕對不會少。

尋找內景主要還是為了探索,順帶能多薅一些內景秘寶,壯大自身精神與靈性也不差,能反饋到法力上。

內景秘寶的靈性比天地間漂浮那些要精純許多。

捏了一枚草丹,喂到嘴裡。

沉寂感襲來,強大地精神令他不再如以往那樣懵懵懂懂,看到了很多,四周色彩脫落,無數靈性浮動。

模樣色彩和其它內景地近乎一致。

然而這裡也有不同,一則靈性顯露清晰,遠超它處。二則其它地方的內景秘寶在這裡根本呈現不出。

陳嶼當初以為此地不是內景,而是某個奇妙空間,但現在見識多了,這個念頭便又被推翻。

這裡的確是內景地,不過很大機率不是旁人它物的,而是他自己的內景地。

由‘陳嶼’投映,之所以無法映照它界他猜測或許是由於‘位置’的關係。

陳嶼曾作出猜想,泥丸宮位於意識海之上,同理,在諸多內景中,或許自己的內景地要比其它內景更淺顯?

內景地是分層的,這一點在變異桃樹投映的內景中便有察覺。而自己的內景與其它內景不在同一層,無法呈現秘寶便有了解釋。

“但……總感覺這地方要更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