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打殺了都不犯法那種。

不在冊便非國朝子民。

一如之前正元觀所辦的法會,海雲觀便只給在冊之人遞上了邀請。

天下雖眼見著混亂起來,但道門上頭蓋著幾方頂尖道統,真武山、正陽觀等。

這規矩從數百年前就立下,由大派牽頭遵循,至今除了亂戰年代外,即便改朝換代多次,亦從未廢止過。

“不過釋教後來還是傳入了。在此間紮了根。”

陳嶼這才知道,原來在那場鬥過後又有三四十載,直到五十多年前,又一群穿著袈裟的和尚到來。

恰逢神器易鼎,烽火連天。

道門眾人各忙各的,大都在保命保傳承,一時間未能顧得上對方,這才讓其落葉生根,發展了些。

“如今,北地偽齊釋教勢力不弱,雖然比不得那裡的道門諸派,卻隱隱得到了高氏的扶持,有了更進一步的跡象。”

幾人聊到這裡便是無法再深入,說到底對西州以外的事所知不算詳盡,尤其現在各地都亂糟糟,跑商也少有出去,多是在州府內跑跑。

倒是有人多講了句,語氣拿不定,像是在說傳聞風言,“釋教自稱佛門,分大眾他生菩薩道和根源密覺佛陀道,其內好像還有堂主、香主之分。”

“香主?”先是一愣,隨後眾人紛紛笑了起來,劉師伯看著對方言道,“既有堂主香主,那豈非還有什麼舵主、關內宰、關外執一類?”

陳嶼也附和著笑了兩聲,劉師伯所說的這些本是不久前一群在江南起義的匪賊起的名號,一同捏來按在頭上的還有大龍主、次相等,取意龍御神州、宰執天下。

口氣不小,結果被一位節度領兵輕鬆鎮壓,書於皇榜傳覽天下各州以儆效尤。

榜單張貼城外,他來時入城便見到。

看著幾位開始推杯換盞,陳嶼飲下一口清茶,只覺之前所言的釋教之內的分化當不得真。

前半句或許能信,但一個吃齋唸佛的佛門裡出現堂主香主這種極力將自己與蟊賊匪徒作比的稱謂,有些太過於草率了。

……

次日,在婉拒了各家的謝禮後,陳嶼提著大包小包的藥種菜種,步履如風地向著青台山返回。

山下熱鬧,卻非久留之地。

煙火氣偶爾下來聞聞就行了,沒必要一直裹在其中,人會被燻臭的。

路上,他不知為何又想到了採花賊劉雲所說的那份功訣。

名稱喚作眾生妙覺經,據對方交代內容並無打法,只有一份練法,內外皆有。

是由那位所謂的隱世師尊傳下,頂著歡喜教名頭,不知身份真假。

陳嶼自然不會去練,跨過內練,真需要也是顯化龍虎關、使其交匯的法子,這本功法於他無用。

更何況,吸食元陰……

搖頭不語,唬人玩意兒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