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竹筍不是難事,沒用到多少時間便採足一揹簍。

咔——嚓!

伴著令人牙酸的刺耳裂帛聲,圓竹緩緩倒下,傾斜了一半被枝椏掛住,橫在竹林中不動彈。

咚咚咚!

陳嶼彎腰繼續砍動,手上柴刀動作不停,專挑那種膀大腰粗的,奮力揮舞著。

很快,六根長竹被砍下,他抬頭看了眼頂上橫七豎八與枝葉糾纏住的竹身,扔下刀具環手將幾根竹子攏在懷中抱合,擒下裂口的一端拖行至竹林外的空地,摞在一起。

剔除枝椏葉片,颳了竹節。

掐頭去尾等處理得光溜溜後這才背上揹簍抱著竹子向山下返回。

劈成竹片還得等下山後,而且竹片還有幾道工序處理,剛出的竹片僅是拋削晾曬可不夠,會變得很脆,不利於篆刻。

現如今炁無法動用,不去燒錄的情況下有足夠的時間去折騰這些。

……

一天天過去,日子很悠閒,轉眼就來到八月中旬。

無名山林下,潺潺流溪旁。

小雨迷濛,溪上的浮漂隨風微動。

嘩啦一聲,一條兩指寬的小魚被拉出水面,在留下三五道浪花漣漪後收入至年輕人掌中。

捏著腮部一抖一彈,串了半截蚯蚓的魚鉤脫落,在手旁晃盪。

陳嶼將魚翻過來,順著脊背摸到魚腹兩側,有些瘦。

念及觀中那條整日裡好吃好喝喜歡曬日光浴的,眼前小魚就顯得瘦削許多,遠不如黑魚肥碩。

對方如今養在大缸裡,方寸之間,反要比在水潭裡還自在。

噗通!

沒作多想扔回到溪中。

雖然老話常說寸鯽斤雞人間美味,但陳嶼對此倒並不怎麼刻意。比起這些塞牙縫都不夠的小傢伙,他還是更喜歡大物一些。

好歹能多嘗兩口。

“記得再來。”

說了這麼一句,畢竟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他希望待到這條小魚長大了再來光顧他的魚鉤。

天空霧濛濛,雨絲掛在眉梢,漸漸開始濃重,又看了幾眼便也就起身收杆。

收穫足矣。

魚簍提起來,一陣水花中多出兩條巴掌大的魚尾。

落定後再瞧去,才覺是半斤打底、向著一斤左右而去的青背魚類。

名喚養冬青,寒冬臘月時最為肥美誘人,在淒冷時日裡養活了許多山裡人。臨山外的一帶抓得快要絕跡,也就在山林內的溪流深處還能得見。

養冬青又叫大青,個頭很大。記憶裡大者能長到十五六斤,體態修長,瞧著要比一般的鱅鰱草棒都更甚。

簍中如此大小與之相比不算什麼,不過此處位於山間,一條清淺小溪比不得川河湖泊,可不指望能養出多少肥膘來。

今日能夠釣起簍中兩尾,對陳嶼這個開張不久的半吊子釣客而言已然算是心滿意足樂開懷。

帶著笑意看向兩尾大魚,陳嶼心頭不禁暗想,之前果真是那黑廝壞了他魚相。

這不就輕輕鬆鬆釣上來了!

幾日來數次收穫匪淺,讓他對自己垂釣功夫的自信又恢復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