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弱,近二十面才堪堪做到能增幅陽光熱意的程度。

陳嶼看了眼,扔下木牌後便離開,這些木符都是雕刻符統一製作,質量齊平。

可惜沒了那種悄然天成似的作品。這是他親手下都不一定弄得出來的。效果比一般木符好數上成,雕刻符如今顯然做不到這點。

臨走前,又給散落四處的木符輸入了一些炁以作驅動。依照預設,如此一次可用三刻鐘上下。

不到半個時辰,卻也勉強能用一時。

陳嶼扛著鋤頭去了山田,趁著時候還早準備將田先翻了,再灑些草木灰,過兩日便把需要在夏時播撒的長白粟種下。

趕在夏日種好第二季,這樣按著記憶來看,在十月十一月左右便能收穫。

如此一來,算上藥田那次,糧食應是足夠供他吃上許久了,短時內不用再跑下山去為了米糧而採買。

……

七月底,日頭愈發的大。

熬烈烈曬著山野,知了聲在觀落前後叫得歡暢,惹人心煩。

藥田處,陳嶼緩步走來,右手時而撥弄指尖。側過看去才瞧見,一團清水正懸在身後不遠,跟著步伐徐徐來到藥田間。

啪!

炁縈繞,他兩手一拍,但見那丈許大小的碩大水球頓時彷彿被戳破,傳出啵的一聲,然後就有數十道水線自水球內飄揚飛出,洋洋灑灑揮落在地。

花草舒展,印著水露溼氣。

澆灑半刻,他又來到另一處樹苗紮根的地方,好似對著熟人般招了招手,水球晃悠悠飄來。

耀目陽光下,波光粼粼。

陳嶼見得這一幕,唇角掛笑。經過這麼久法摸索,澆水…咳咳,御水術總算有了一些成果,雖然在駕馭水體的時間、形態、靈活程度、衝擊力度、變化樣式等方面都還有繁多不足,卻仍舊遠超一開始。

這一點,單單看他如此輕鬆從十數丈遠的石壁下水池裡舀了這一團還能維持著圓潤模樣就能看出。

御水有望!

炁對水同樣能產生侵染,可水本就是流體,這種結構縱使改變了也無法保持。

最後他花費了大力氣也只得到了一些零散紋路,這些也是[聚水][斥水]等陣紋的重要參照。

只是到了這一步,他愈發覺得單純的陣紋是有極限的。

一如之前那些能放大陽光晾曬黍米的陣紋,本就是隨意搭配,原本應該發揮十成的功用相互間就先抵消了六成。

而且和雕刻符那種利用排斥反應來組合不同,這種是最常見的對消,完全找不到源頭。

因由都不清楚,談何利用。

“這樣來看,還是三才陣更有潛力。”

然而,三才陣即便用搭積木的方式組合除了粗淺陣法,效用同樣談不上高。範圍小更是一直困擾他。除非能用海量的木符去組建佈置。

成千上萬去堆積。

據他預估,若要將[水霧拒針陣]籠罩整個道觀,所需木符得以兩萬打底。

累死他都弄不出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