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炁經絡存在體內,陳嶼將之挪到到了外物上。無論死活,這些被侵染的都會出現類似的結構變化。

他嘗試,發現不同事物間的經絡在某些方面會表現出差別,而非完全一致,正是這些差別使得對炁的容量有所不同。

比照差距,陳嶼先後在石塊木頭等物體上驗證,並將其上表現的經絡結構透過精神力記憶,在沙土上重繪。

觀中紙張不多,往前半月買了一些不過還得留作著書用,此刻拿著木棍戳在地上簡略畫一番就夠了。

這些經絡被整理出來,他試著一一去注入炁,無論在沙中還是其它,似乎並無原體上的作用,無法容炁。

“炁是精神和胎息的結合,經絡本是兩者搭建,這些外物可沒有這倆,之所以會出現經絡,完全是受到了炁的影響。”

陳嶼旋即又把每一副經絡圖案總在一起,合歸一處。

由於每一個事物單獨個體對炁的反應都有所不同,故而這些經絡間的差別也是千奇百怪,他匯總了一些,對比自身的養炁經絡,尚未發現可以融入的,而且融入後會怎樣也尚不清楚。

一晃,埋頭梳理的他便用了五日。

這五日裡倒也不能說全無所獲,至少炁化飛鳥被他鐫刻了更多紋路,都是從數以百計的圖紋中捋出的,試驗了數十次才堪堪成功。

這些紋路複雜繁蕪,大部分都完全沒用處,試來試去刪刪減減不斷。

不過剩下有幾條倒是頗有神異。

一串如鎖鏈牽連一起,在尾部鉤作銀月模樣的纖細紋路被炁填充。片刻後散發瑩白光暈,銘刻木塊上,徐徐將之籠罩。

下一刻,巴掌大木片被拋起,在掌指中翻騰,翩翩若風,甚是輕靈。

“輕緩了兩成。”

陳嶼握著木塊,眼中流露神光,看向那條肉眼不能見、隱於更內層的細紋。非只一條,密密麻麻呈現在精神映照下。

他面上帶著思索之色。這條經絡細紋是從一種隨處可見的野草上摘抄而來。不過在臨摹刻畫是用了不小力氣。廢了二十多塊木頭才弄出了眼前這一個。

主要還是因為炁進入其中後會自主去侵染、去改變,拉扯紋理,而他卻需要不停壓制,甚至不惜耗費大量精神力將炁包裹鎖死,按著自己的構想去緩慢釋放。

封鎖、牽引、勾勒紋路……

每一筆每一步都不能錯,錯了便前功盡棄。

好在最後還是出了成果。

想罷,他目光轉動,手掌一提,兩尺外的一截橫躺在木屑堆中的木劍搖晃著被炁夾裹帶到膝上。

木劍上同樣有諸多紋路,而且與木塊上的單一不同,這上面可就多了些款式。

[輕身][堅固][鋒銳][強韌]

四種已經被初步證實有效的紋路,他依照神話傳說將之稱作陣紋,而後又根據不同的作用加以細化。

四者之功用與名一般,自不用多言。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陣紋如今還遠不能讓他滿意,以[輕身]來說,用幹了體內的炁足足三次外加一次精神力臨近乾涸才勉強鐫刻成功,然而依舊需要六十九條陣紋堆疊作用才能將木塊輕化兩成重量。

而這,已經達到了木塊的上限,再多一條便會崩潰掉,即便精神力封鎖之下也會被牽引附和,勾動左右相鄰的陣紋,產生暴動。

後果……他瞟向牆邊那對碎木渣,這幾天炸得可不少,若非護衛得當,恐怕就不止衣服破爛幾套,身上少說也得帶些傷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