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晾曬、風車、研磨、舂米(第1/2頁)
章節報錯
五月二十三日時還有靈機二十四,如今到了六月初三,每三日半增一粒,累餘二十七,然而一朝種田,瞬時少了小半。
第四批移植完後,陳嶼數著腦海中的靈機光粒,零散稀疏,只剩十四。
即是說這一輪移植他用了足足十三粒靈機!
幾乎比前三次加起來還要多!
但也沒辦法,藥田擴大了許多,不再是那逼仄一小塊,雖然比起山田還是有所不如,但按著之前比例,這個數目還是在他預計中。
不算超出。
落到細處,糧種藥種用的靈機其實不多,反而是元靈根和蘭庭神果是妥妥的吃靈大戶,潤腸草和青靈根都比之不上。
時間緩緩流逝,種滿藥田後,陳嶼等待在院中,坐在石墩上,時不時翻弄。
春黍沒有墊曬笤,所以換面晾曬的時候動作不能太大,免得掉籽太多。
上午日頭不小,一直到了午後,他將曬笤攤開來放到一旁。手裡拿著棍子準備敲打脫粒。
工序不少,好在春黍不算多,用了大半個時辰便弄好。
此刻,曬笤上除了黍米外,還散落著大量碎渣和草葉。陳嶼倒是不在意,一會兒還要用風車轉兩輪,這些渣滓能清除掉不少。
嘭嘭!
最後一捧被打了乾淨,他將剩下的幹黃草杆扔到一旁捆成一垛垛,一手提拉一簇放到了院子外。
這些乾草後面都還能用上,不管是用來搭棚戶還是當做柴火,都有不小用處。
捲起曬笤,兩側對疊,反覆幾次裡面的黍米便堆作一團。再用撮箕鏟到王桶裡裝好。道觀往年道田還有幾處,人丁興旺時也能自產自足,無需下山採買。雖然田畝如今大都荒廢,只剩半畝掛在院外,但一應農時用具不少,比如用來盛裝糧食的王桶便有七八個。
朽壞了一些,他依舊挑了四個可用的放下跟前。往風車甕口裡傾倒了一滿桶黍米後,剩下的倒是將將足夠四口木桶。
陳嶼預計能收一百七八上下,現在來看確實如此。僅此一分多點的藥田就不比山上那半畝土田來得少。
靈液在催熟之外,興許還有豐產的作用。當然,也可能是春黍本身的特性。這個都說不準的。
總之是件好事。
逛吃逛吃——
搖動紅松製成的風車,微風從敞口吹出,帶出大量微塵碎葉,另一邊靠近敞口的側面露口也窸窸窣窣吐出不少破裂的根莖葉杆。
至於黍米則從手搖的下方露口處篩選噴吐出來。
伸手到頂上攪動,眼見米料不多,他咵噠一聲別住木板,卡住風輪。
抬起一旁裝好黍米的王桶往裡料口裡傾倒。如此反覆,很快一百來斤的糧食便清選了一遍。
最後,只得了三桶半的黍米。
至於另一邊半桶草葉則被他倒在了雞棚裡,任由雞兄去挑啄。
打掃好曬笤,尤其上面的灰塵,陳嶼將裝著黍米的桶挪到腳前。手裡拿著撮箕往團篩上倒了些,旋即來回搖動,時而手腕顛簸,避免黍粒抖出到外面。
嘩啦啦!
恍如大小玉珠跌落,聲響細碎清亮。
雖飽滿但個頭不大的黍米透過團篩的縫隙落在桶中,剩下的便是那些僥倖逃過風車擇清的渣滓。
這依舊是一道擇選工序。
將渣滓選出扔到雞棚,肉眼可見的王桶內的黍米又矮了一大截。只有三桶出頭模樣。
擇選到了這裡勉強算是完成,接下來便需要進一步晾曬。等待金黃後再開始舂米去殼。
不過那一步時或許會綻放出濃郁誘人香氣,得把小鹿看管好,防備著,省得給他添亂。
收拾了風車、團篩、撮箕,曬笤則敞開在院子裡。
上面攤開著黍米。
比起上午,沒了草杆長葉的春黍並不佔據地方,所以院中選了個四不沾的地方便將之晾曬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