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力深入其中,他察覺到部分血液變得粘稠,然而人體是個整體,一小點血液的變化不僅不能得到明顯體現,反而很快就會被覆蓋掉。

為了弄明白這點,陳嶼特意在掌心開了兩處小巧穴位,精神力攜裹著炁注入其中後又迅速驅散掉。

四散的炁被血肉吸收,並未出現薄膜與息肉,這或許跟穴竅本身有所關聯。

他暫未多想,只緊盯著掌中兩竅。

很快,一股股血液沖刷息肉並將之崩解融化,某一刻,陳嶼見到這些血液彷彿吃了大補藥般,瞬間緊密許多。

體現在外界便是血液變得粘稠。

一開始他還以為是血栓血塞,但後來知道這只是單純的一種密度變化,而非流動性變差。

恰恰相反,粘稠的血液流動代謝的的速度要比之前還快上幾分。

“看了,中丹田沒找到,穴竅卻還有不小作用。”

往後幾次,他不斷試驗,對引炁入穴愈發熟練。只要中斷得夠快,息肉的生長便不會影響到穴竅自身。

唯獨一點,那層薄膜會在一次次的滋養中不斷加厚,譬如掌中一處,在第十九次引炁後,任憑他如何用精神力去推磨鑽挖,厚厚的膜動也不動。

炁被包裹,死死定住。

一時間陳嶼哭笑不得,早前自己還在想辦法如何將炁儲存在穴竅內而不增生血塊,如今卻又開始絞盡腦汁突破那層膜讓息肉生長更多。

“人吶,貪心不足。”

頌念道經,默默修持了一番《華淨十生錄》,陳嶼止住了心中駁雜之念。

不再琢磨如何突破薄膜,而是轉頭去其它穴位嘗試。

一枚一枚穴竅的引炁。

這一試,便是數日功夫。到了今天仍舊只弄了一成不到。

……

“人體穴位太多,大都隱秘,旁人難以查詢尋覓到。”

但陳嶼不同,呼靈強身術下,靈液吸收時,精神力的視角將所有穴竅看得一清二楚,斑駁如星輝,遼闊若星海。

也正因此,他不覺得這是一時半會兒能達成的。每一枚穴竅都需要主動壓制住那些炁,引導它們,否則會讓得息肉過度膨脹,阻塞血管,真要那樣就真的成了血栓血塞了。

陳嶼也在摸索方法,準本找到一些能加快的辦法,不然就太過於緩慢,天曉得什麼時候能弄完。

古人書中雲,人有三千六百竅,但實際數目何止十倍!

好在這個過程不枯燥,因為每一次引炁入竅後,息肉化解,血液都會比先前強凝幾分。

這些被息肉強化的粘稠血液被他喚作元血,而那些薄膜則稱作胎膜。

戳破胎膜,才能得到元血。

一開始只是一滴一點,不過到了後來隨著引炁次數越來越多,元血的積累也更上一層樓。血液在沸騰,他全身上下都彷彿要被換血般,時常蒸騰熱氣。平日裡吐納呼吸還不覺得,但習練武學時卻真正明白了血液強大之後的效果。

氣血奔騰之間宛若蛟龍。

舉手投足都帶著磅礴血勢和駭人的血氣。有一次站樁時更是白霧騰飛數寸,隱約在體外聚出了一匹揚首駿馬。

陳嶼懷疑自己走錯了路,誤打誤撞弄成了體修。

好在很快,肝器上的炁種發生了些許變化,讓他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了炁種炁竅一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