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釣魚的釣不起來,該撈蝦的卻裝滿了魚蟹,一隻蝦米都不見。

“時也命也。”

雖然處處都不怎麼符合預期,但陳嶼還是挺高興的,起碼這次沒有敗興而歸。

收穫滿滿。

起身打理,將諸多魚蟹裝好,他提上魚竿,向著來時的路返回。

回程路上,他望了眼遠方山巒,靠近青臺方向,一座錯落凸起的石巖顯得格外巍峨。

僅是看著就有些讓人不敢攀越。

“走這條道,正好上去看看。”

雲鶴觀立觀數十年,四代經營,門人弟子幾乎將石牙踏遍,青臺自然不例外。

周圍幾處低矮山峰暫不去說,倒是這一方落霞巖,記憶裡二代觀主還曾在上面搭了個亭臺,不知現在如何了。

往年間,門徒眾多,山路崎嶇卻攔不住他們,加之山勢不算險峻,又有模樣壯麗的奇石聳立,於是吸引了不少人去。

前身上次去還是跟隨老道士以及幾位師兄師弟一起,每日早功便在此處行了足足三個月,風雨不輟。

後來老道士下山遇劫,師兄弟盡數戮沒,回山後一蹶不振臥病在床。前身一直照料在側,便再也沒去過。

陳嶼如今卻是想去看看這個曾經留下了諸多雲鶴門人足跡的地方。左右走那邊的小道也能回去,待不久的話不礙事,都能在傍晚前趕回道觀。

而且那處山勢不低,可以俯瞰大半個青臺,想來風光景物不會太差。

想罷,他轉身沒入小道,攀山而上。

……

時間悠悠,以他如今的體力,沒用多久便爬到了山頂。

腳下踩著山道,繞開橫生得到處都是的荊棘叢,陳嶼遠遠就瞥見了一角磚瓦隱沒在灰石間。

跨步走出林蔭,手中提著東西,他望過去,見到了亭臺的全貌。

青磚滿布裂紋,瓦片碎裂,亭子四周散落一地,像是被風吹刮後所致。靠近幾步,磚縫裡探出的雜草長得茂盛,幾朵小花搖曳在臺階上。

立柱漆皮剝落,露出內裡風乾裂開的口子,被蛀蟲吃了不少,很是酥脆,讓人感覺一碰就會倒。

破落。

他扯斷一截木枝,將身前的蛛網掃落乾淨,視線落向其他地方,看見幾個石質蒲團隨意堆放在旁,緊貼土石的地方甚至長滿了青苔。

“確實很舊了。”

陳嶼上下打量,然後來到正前,這裡是整個山頂視野最為開闊的地方。

青台山山頂他上去過,不過那裡樹林很密,起起伏伏山巒眾多,遮蔽視野。

不像此處,尤為開闊。

山峰、林海、川河……

一覽無遺。

風拂過,衣袂連連作響。

他將物件放好,走到最大的那塊石頭上坐下。

記憶中,這地方的空曠寂寥感確實更容易讓人靜下來。否則雲鶴弟子也不會搭建亭臺以供眾人休憩。

他抬頭,頂上陽光昏黃。

此時尚且不覺,依照記憶,等到月上雲梢後,如煙月輝會傾斜照耀,到了那時這裡才會顯露出更奇特的景緻。

被諸多道人視為寶地。

陳嶼自然等不到那時候,他此番上來本就隨心,眼下,更多還是在欣賞山間秀麗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