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精神(第2/2頁)
章節報錯
上一世的記憶會告訴他那是大腦神經活動產生的名為‘意識’的事物。
在道學中,精神的概念則各有不同的分化。譬如前世內丹一道認為人皆有精氣神,精為人體之氣的有形變化,神為人心意志的凝聚體現。又如在此方水土,雖沒有精氣神三寶的說法,但同樣認為精神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先天象徵,沒有精神便會痴呆愚笨,不識人倫。
當然,由於前世今生都極可能並無道士練出真正的精神來,更無所謂的陰神夜遊、純陽出竅等等事蹟,所以對精神的探討依舊只能算是打嘴炮、拼腦洞。
哲學意義厚重,但實戰拉胯。
然而如今的陳嶼卻有不同,他是真正清楚精神力存在的。
每次撬靈機,都需要在意識汪洋裡費大力氣掀起浪濤——那些浪濤便是精神的具現。
只是並不能為他所用,至多在那片無垠汪洋中有限的驅動,且數次下來他發現自己似乎只能令其動,而不能抑制下來讓大海安靜。
唯一一次風平浪靜還是在入山那回。
同樣是個意外。
但此刻他要做的是在意識海之外調動取用,難度陡然高了數倍。
哪怕不求離體也難以做到。
起碼原本應該是這樣,按著陳嶼所想的,這段時間先摸索意識海中精神力的種種特性,然後藉助道門經書上記載的各式驅神法門,有用無用都試一試。如果都不行,再去想其它辦法。
然而世事運轉總是奇妙,一場意外的發生讓他模糊間把握到了精神力的痕跡。
“如今來看,道門的各路法子說有用肯定是有的,但用處應該不會太大。”
有所明悟的陳嶼愈發覺得是這樣,他不再耽擱,直接掏出了《華淨十生錄》中記載的一則驅神小法門。
據傳,這法門是淨明法派某位得道大能所留——這話聽聽就好,不必當真。
每年山下都有某某道人羽化飛昇的傳聞,也不見哪個出來現身顯聖,只看見擺在案頭上多出的一塊牌位。
數月的習身養性讓陳嶼很快就專注下來,雙目閉合,視野間一片枯寂。
良久,他睜開眼,面上掛著果然如此的神情。
道門的方法確實能讓他在意識海之外感受到精神力的波動,但根本無法驅使。
法門上記載得太模糊,具體到如何駕馭精神力時更是滿嘴空而大,陳嶼懶得去猜,以免釀成大錯。
想來那位羽化得道的大能要麼層次太高以至於描述下來的方法不適合他這種門都沒入的普通人,要麼,就是對方並沒有真正驅使過精神力。
陳嶼覺得後者可能性更大。
雖然《華淨十生錄》上同樣描寫有精神力,更有諸多道君先賢一朝得道後如何如何,但他此刻嚴重懷疑,他眼中的精神力和此世道門所說的很可能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東西。
一如‘靈氣’那般。
不過和靈氣不同的是,陳嶼很確定自己找到的就是無數修行人苦苦求索而不得的[精神],而非其它。
也即是說,不是他找錯了,而是整個道門都偏了。
這一點在之後的數次嘗試中進一步得到了驗證。總共五種驅神法門,有三種能讓他感受到精神力,另外兩種實在胡言亂語一通,完全無用。
但縱使剩下三門,也無一例外全都僅限於此,無法提供切實有效的驅使方法。
按理來說都能感應到了,怎麼著數百年下來一代接一代的傳承,總能有些許突破才是。
而不會像現在這樣。
如此想來,很可能普通人並沒有精神力,又或者隱藏意識深處,需要某些特質去牽引才能被髮掘。單純的冥想、習練武藝都無法達到這一點。
換句話說,古往今來,他大概是第一個同時也是唯一一個接觸精神力的道士。
至於所謂的特質到底是什麼,陳嶼沒有多想,直接看向了腰上系掛的水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