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那人答應道,“正是。”

此言一出,能看到岸邊不少人都送了口氣,陳嶼面色平靜,似乎早有預料。

不過也並非所有人都這般,還是有人相互詢問,請教所謂的飛舟客是何人。

一番交談,這才捋清了對方來歷,更多人都放下心來。

飛舟客,一群以渡人過百金江的漁民的稱呼,事實上早在數十年前這一帶便有了飛舟客這個名號。

而之所以本地人在聽到這三個字後表現得鬆了口氣,完全是因為百金江畔還活躍著不少水匪。

山有山賊,路有盜匪,同樣,隨著時局動盪,水中亦出現了不少落草為寇的強人,佔據險灘,往來劫掠船隻旅人。

輕則破財免災,重則沉屍江底。

當地人也反抗過,報官、剿匪,後來更是在諸多地主商賈的領頭下組織了不少人,但收效甚微,甚至他們組建的水路幫派跟著匪徒一起,沆瀣一氣,暗中勾結。

如今,也唯有少數幾個船幫沒有加入其中,飛舟客便是其一。

“不是水匪,是飛舟客。”

眾人還在竊竊私語,駕馭舟船來到岸這邊的船伕扯開嗓子吼了句:

“莫要耽擱了,雙頭虎峽的水可是很急的,要走的趕快上來!”

哐當!

船頭抵靠,那人插了根帶繩索的木棍在石縫上固定。

棍上包著布條,染著花花綠綠顏色。

岸邊幾人見此暗自點頭,確實是飛舟客,便不再猶豫,跟著對方上了船。

這船很小,加上船伕也只能裝下三四人,好在飛舟客來的不止一個。

陳嶼遠望,湍急河流間有七八艘快舟飛速駛來。

飛舟客他在路上聽過,由於百金江這一段水濤很大,若要江水緩和的,就得往下游走近二十里才能遇見渡口,而且那地方被船幫把控,或許和水匪有勾結,近些時日不少商戶都遭了道。

沒時間多想,他也跟著眾人一同到了船上。

很快,三人坐滿,船伕手上提著根帶勾長棍在船頭一挑,木棍剝落,繩索被收回到腳下。

“走囉!”

所謂飛舟本就沒有船頭船尾一說,只見對方快步來到另一頭,直接撐在淺灘處用力一推,江河濤濤,水流衝擊得船身微微晃盪。

船伕不急不緩,頭也不回,只對著身後幾人遙遙說了句:抓緊船上的木樁。

陳嶼聞言將身上物件收拾緊,然後抓住面前不遠的木樁。

木樁有四,兩兩並列,做工很粗糙。

其餘兩人一看也顧不得其它,趕忙學著緊抓在木頭上。

嘭!

船身猛地一搖,陳嶼還好,腳趾勁力一震,好似鐵釘般釘在船底。另兩人就沒這麼好運了,來回搖動,險些被甩下!

這還只是開始,下一刻,砰砰水擊聲不絕於耳,這艘快舟抖得厲害,直要將人扔上天去一樣,就好似落在浪中的浮萍般搖曳起伏。

陳嶼瞧了眼船伕,這人也在晃,不過身形穩定,雖然沒瞧出練武痕跡,但顯然很有經驗。

“這倒是個難得經歷。”

心下正想著,腳下船隻震動幅度驟然再度拔高!

與此同時,船伕仰面高聲唱和。

浪濤太大,聽不真切,只隱約記住了滄水君、龍庭、百金龍王等詞,仔細側耳後發現內容大都是些祈福保平安的歌頌話語,想來是這一帶添了民俗神話的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