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神術比起呼靈強身術還要殘缺,或許在大部分人看來都算不上正經法門,但陳嶼不介意,本就他自創,自然極為適合自己。

行功運轉,默唸口訣。

口訣大多是他從其餘驅神道法裡摳來的,為了保證不會有錯漏、曲解,陳嶼在拼接縫合時格外小心。

如今來看,這份口訣發揮了安撫心神的作用,達到了他最初的目的。

但也僅限於此了,若想如傳說神話裡那樣動輒霞光漫天、神鬼睥睨、大道之音希然縈繞,根本沒得想。

端坐整齊,陳嶼行功運法,又一次嘗試將迷濛混沌處的精神力牽引駕馭。

若有若無中,許是太多次沉浸在這片寧靜至虛的空間,他心思念頭空蕩蕩,旋而起伏,復又平下,動靜參雜間原本繁蕪雜亂好似雜草似的思緒在這一次難得偃旗息鼓,消散不見。

淨。

唯此一字,雖非全靜,卻難能可貴。

若是陳嶼此刻清醒,對自己的狀態一定會感到驚奇。

這是頓悟,這是初光,更是山下數以萬計的道士們夢寐以求的境遇。

前世道家對道法境界有諸多說法,路子不一,莫衷一是。其中較為出名的便有五時七候。

傳說達成第一候者便可得道,長生有望。而若能成就第七候,更是足以和天尊道祖為友,聖賢集會,弘演至真。

此世道門對此亦有五素三常之說。

五素者,乃道人尋道求道時的明悟之境。有初光、大定、坐忘、驚蟬、龜息共五等。

三常則為有常、無常、常常。

說不清兩邊誰更有理,不過真要論起來,陳嶼此刻的境遇卻是與五時的描述相似,同時也能套入初光。

總之在這一刻。

他陷入了冥冥虛極之境,略有領悟。

不知不覺間,精神格外活躍,這是早在他不斷積蓄淬鍊之前才能得見的場景。

直到某一刻,好似終於越過了某個無形障礙。混沌滔天、濁浪排空,又宛如山崩地陷,砰然巨響迴盪腦海,硬生生將陳嶼炸了出去。

陡然睜開雙目,他神情木然許久才舒緩過來——??啥情況?

揉著眉心,感覺那一處的腫脹感愈發清晰,好像下一瞬就要破開,長出一隻眼目般。

“不會真長出天眼吧!”

意識震盪不安,陳嶼難以再沉浸心神重新回到先前的狀態中去。

不過他眼底湧動精芒,因為之前隱約間似乎在那片迷濛之地瞧見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比如光團,大概……裂開了?

“精神內裡似乎也徹底孕育,正掀起波濤不斷。”

他閉目調神,將注意轉向腦海深處的意識汪洋。然後便不出意外地見到了無盡浪濤,根本立不穩,灰溜溜逃出。

陳嶼沉吟,試著用喚神術去牽引。

嗡——!

嘶!

痛痛痛痛!!

陡然間抱頭蹲下,險些跌落到青石底下去,他提身躍起數步,同時灌了幾大口涼滋滋靈液藉著暖意削弱頭部劇烈爆發的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