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三流武夫(求評論)(第2/3頁)
章節報錯
紅的白的綠的,各色漿汁染了一地。
毫無疑問,哪怕不像木片陶瓷這些實體那樣,動物確實能接觸到靈氣,然而一旦納入體內,最終還是會發生不可逆轉的膨脹,然後慘死。
堪稱壯烈的一幕讓陳嶼放棄瞭如故事中食氣餐霞一般吸入靈氣——那純粹是找死。
雖說同音同字,但他很清楚小說話本中的靈氣和自己弄出的靈氣之間的區別。
後者更像是某種構成不明的補藥。
大補特補的那種。
……
廚房,陳嶼挽起袖子,將包裹在麻袋中的春黍種子浸泡在水缸中。
春黍播種前得先水泡一夜,第二天還要埋入土中,整個過程持續兩天一夜,等到種子發熱到略微燙手後就可以播撒。
這套流程並非前身記憶所留,而是山下的劉師伯告訴他的,若論種田,老頭子很專業。
對方告訴他,萍雨時精力有限,尤其山間的土田,尤其要注意溝渠通暢,免得被到時候發下來的山水衝了土壤,淹成一灘泥池。
所以該有的準備儘量在雨前就弄好。
浸泡完畢,陳嶼馬不停蹄又背上竹簍上了山去。
左手木耙,右手柴刀。
這兩日天氣晴朗,適合砍些木柴回來堆著,免得往後雨時一到再進山就麻煩得多了。
直到傍晚夕陽搖搖欲墜時他才踩著步子返回。
背上的竹簍裝得冒出一大截,被傾倒在柴房一角。
抹了把汗珠,又將麵皮和脖頸處的渣子清洗掉後,陳嶼這才松上一口氣,來到院子後面的藥田檢視早上移植的菜蔬的生長情況。
比起預料中要好不少,雖然還是能瞧見有枯萎發黃的,但數量不多,只佔了一小部分,大多數都存活成功,在靈機的滋養下緩緩發生著變化。
看著眼前,他腦中預估著時間。大白根和蘭庭果本來就是成株,所以生長時間不會太長,大概十天左右。其餘如青菜玉蟲衣這些只會更快。
估計兩三天就能出成果。
想到這,他有些期待,不知道這兩種植株又能種出些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來。
晚間,吃過飯後,陳嶼仰靠椅子上輕聲誦讀著經文。
書冊被倒扣在身上,他望著天上漸漸明亮的皎月一字一句清晰背誦。
一邊背,一邊試著體會經文中所描繪的那種飄渺脫俗的意韻。
只是涼涼夜風下,靜謐籠罩,空靈的感覺倒是不缺,但卻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咕嚕
灌了一口靈液,他細細品味著。
到了現在,總算適應了靈液入體後的暢快舒意,同時也能集中精神記住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