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地方土層本就不嚴實,不然也不會在上個月的大雨中垮塌,連帶這那根大樹一起跌了下去。

留下個大坑。

他俯身低頭,沿著山壁尋找著,不多時似乎有了發現,眼前頓時一亮。

只見某處石縫上,依附著一團鋸齒似的蕨草。

最引人注目的,是包裹在草葉中的橘黃果實。

“果然熟透了。”

陳嶼眼尖,看見果實上的淡紅斑點。

於是也不耽擱,人趴在地上,直接伸手摸了過去。大手拽住草身,稍稍用力連葉帶根一同拔下。

起身後拿到細細翻看,才發現裡面不止一顆果實,只是橘黃的沒幾個,其它大部分要麼青澀,要麼已經腐爛。

不過陳嶼還算滿意,一個半月前上山的時候就偶然瞧見了這株橘銀草,當時看著果子還小小的,於是便等了月餘,今天想著順路看看,果然已經成熟。

翻了翻草葉,細數了下,總共有四枚橘銀果,按照記憶裡的配方的話,一盒白雲散應該是足夠了,如果配料備足的話說不準還能多弄一盒出來。

白雲散是他整理前身記憶時發現的一紙藥方,不算有名丹藥,畢竟雲鶴觀一貫奉持的是淨明之理,算淨明法派一員,沒有丹鼎法派的傳承。

丹鼎、合煞、山符、淨明這四大道門法派中,唯有丹鼎法派專精鉛汞,其它法派鮮少會去涉及。

只是丹鼎法在大梁的道士群體中不算多盛行,被視為魁首的正陽觀走的是合煞法的路子,兼修淨明法。只有真武山在最近幾十年開了一座次脈,喚作靈丹峰,主修丹鼎法,但其他主流仍是合煞法。

由於道學昌盛,各地派別皆有不同。

系統說來,此世的道門可按以下三類進行區分辨別。

其一,以道脈論,也即之前說起的正陽觀、真武山一類,乃天下顯宗。

其二,以學理論,又有真一道、清微道、乾陽道、太平道四大道統,正陽觀和真武山雖同修合煞,但各自秉持著不同學理。

其三,以修法論,稱為法派。具體而言便是上面說到的四個。道門注重修持心性的同時也追求自在逍遙和養氣長生。然而據他所知,迄今為止尚無人真正練出東西來。那些僅有的幾個放言修習大成乃至白日飛昇的,實在說不準是譁眾取寵還是腦袋修傻了產生了幻覺。

如今,絕大部分修法境界都還只是道士們的幻想,停留在書本與理論。

至少陳嶼翻看過專門講述淨明法修行的《華淨十生錄》,就神神叨叨,一到具體到境界,不是閃爍其詞就是模糊化,只套個大概描述。

這個層次要如此如此,然後便可如此如此,好了,剩下的就靠道友自己去領悟了。

堪稱比腦洞大賽。

但話說回來,不管這些道門高人的想法如何虛幻不實,起碼他們立足的思想沒有變,在涉及靜心通明以及教育為人之本這方面,寫的東西還是值得稱道的。

這也是陳嶼喜歡看道書經文的原因。

既有趣又有哲理,誰不愛呢。

……

將橘銀草裝進貼身帶著的腰包——至於揹簍,那是用來裝其它東西的。

收拾妥當,陳嶼這才躬身進了旁側的繁茂樹林。

沒走兩步,就瞧見一朵頂蓋灰色,內裡雪白的雞樅如傘般躲在樹根一角。

他笑意盈盈,好傢伙,剛來就開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