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衛疑惑地看著尼爾:“馬克斯?”

“馬克斯.維納,我聽說他最近倒了黴,就從波士頓趕過來了。”

“原來是維納經理。”門衛恍然大悟,“他最近確實倒黴,羅米爾夫人傷人的事害他賠了一大筆錢,羅米爾先生又撤了資……”

他突然看到尼爾不耐煩的樣子。

“啊,抱歉!您大老遠從波士頓趕過來一定很擔心維納經理,他在劇院裡,這幾天一直都待在他心愛的後臺,誰都勸不動。”

“我就知道會是這樣!他這個讓人厭煩的死腦筋!”尼爾嘟嘟囔囔加快了步子。

門衛探出頭從窗戶目送著尼爾的背影,眼睛裡又是疑惑又是欣慰。

“真是個好朋友啊……不過維納經理這種隨性的人在朋友眼裡居然是個死腦筋,人不可貌相,人不可貌相吶!”

尼爾快步走在空蕩蕩的員工通道,耳聽著皮鞋咯噔咯噔的回聲。

後臺很好找,到處都是明晃晃的標記,黑燈瞎火也不是問題,尼爾看得清,而且看得很清楚。

他在抓緊時間調整表情,讓表情變冷,變平,不像先前那麼飽含擔憂和急切。

主要是要藏住急切,因為他本來就不擔憂。

他很快就來到後臺,在一堆光鮮明豔的破爛中間首先找到了濃重的劣質的酒味。

這種酒味很特別,輕、飄、有一點刺鼻,讓人聞之慾醉。

它是禁酒令的產物。

禁酒令使美國的走私酒水成為一種真正的奢侈品,那些劣質的烈酒飄洋過海或假裝飄洋過海,在海運的過程中身價倍增。

隨便一瓶打著蘇格蘭標籤的威士忌都可以輕易賣到20至30塊,大部分人喝不起,於是土製混酒應運而生。

每一個美國人都知道土製混酒,它們的材料一般是水、偷來的醫用酒精、熬製發酵的草汁或樹葉汁水以及一小部分真正的走私劣酒。

這種酒易醉、上頭,味道雖然難喝難聞,但做成馬提尼之類的雞尾酒依然能有不錯的口感,而且價格很便宜,深得學生、工人以及流浪漢的歡迎。

尼爾循著酒味在後臺穿梭,果然在臨近舞臺的幕後找到了三四隻沒有任何標籤的空酒瓶,又在酒瓶的邊上找到了一個垂頭喪氣的中年男人。

“馬克斯.維納先生?”尼爾問。

中年人抬起醉眼,打了個酒嗝:“您是?”

“波士頓劇評人報評論家尼爾.布萊克,你應該聽過我的筆名,萊維。”

波士頓劇評人報是馬薩諸塞州最權威的戲劇評論報,評論員萊維是個中翹楚,本體是個老色鬼,因為喜歡古董,尼爾在拍賣會上見過幾次。

那份報紙和那個人在新英格蘭地區的戲劇界都很高階,正因為高階,一個小鎮的業餘劇團經理肯定不會認識,但肯定聽過。

中年人果然酒醒了一半。

他呼一聲站起來,手足無措地想和尼爾握手,突然發現自己還攥著酒瓶,趕緊丟掉,還在散發著酸臭味的襯衫上狠狠擦了兩把。

“布……布萊克先生,久仰大名!我是齊裡卡時代劇團的經理馬克斯,馬克斯.維納!”

“我知道您是誰。”尼爾從口袋裡抽出手帕,蓋在手上和維納輕輕一握,“我聽說貴團正在進行《黃衣之王》的公演,怎麼?公演結束了?”

“黃衣之王……”維納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下來,“怎麼,您對那幕劇感興趣?”

尼爾隨手丟掉手帕,遮著鼻子說:“是的,我感興趣。據我所知黃衣之王在此之前從未在新英格蘭正式公演過,它的作者克拉拉.加祖爾也是一位奇特的作家,這個名字雖然不出名,但她很有名。”

“原來她真的是名人……”維納苦笑了一聲,“我還以為這幕該死的劇從頭到尾都是個大大的騙局……”

“怎麼了?”

“它被詛咒了,先生。”維納噴著酒氣,“這是一幕被詛咒的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