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是有個閃失,那部落就完了,不行,可不能聽這老傢伙的,等讓他也出點人才行。

“這”兩人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怎麼,你們有何問題啊?”高泰道

“相國您有所不知啊,我部落最近和安南起了點小衝突,這萬一要是把部落的青壯都調走了,到時萬一安南那邊來攻打我的部落,那就糟糕了。”朱鬆解釋道

“相國,最近安南亂的很,不得不防啊,我也得留下足夠的青壯,來守衛部落才行啊。”楊全友跟著道

高泰一聽就知道,這是二人找的託詞,可是現在還需要用他們,也不好點破。

所以就道:“你們說的也不無道理,那就這樣吧,城衛軍出三萬人馬,你們兩家各出萬五,這回總沒問題了吧?”

二人一聽這話就知道,高泰已經生氣了這就是底線了,所以二人趕緊答應了下來。

之後高泰就讓人都回去準備準備,特意讓石磊安排人,去告訴烏蒙部一聲。

畢竟要從人家地盤上過,怎麼也得打聲招呼不是?本身烏蒙的實力不弱,就算在整個三十七部中那都是排在前列的。

所以還是要提前知會一聲才好,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誤會,那就不好了不是?

再說,其實此時的高泰,也並不如想象中那麼權勢滔天,他剛剛擁立保定帝上位沒幾年。

他們高家,剛剛在和楊家多年的對峙中取得勝利,因為先上明帝是楊家推上位的。

所以在他們高家取得勝利後,第一件事就是逼迫上明帝退位,然後擁立保定帝登基。

保定帝登基後,高家的勢力達到了頂峰,所以高泰才會有謀朝篡位之心。

可是畢竟掌權的時日尚短還是沒有冒進,但是凡事做過必留有痕跡,高泰這幾年的行為。

已經讓大理的有識之士,知道了他要造反的事情,所以才會有大理境內烽煙四起的事情發生。

在抗爭失敗後,那些大理的板蕩之士們,選擇把高泰的野心大肆宣揚出去。

好讓高泰投鼠忌器,不敢輕易造反,事實證明他們的計劃生效了,魏國有了反應。

所以大理境內的反抗勢力,又有了死灰復燃的趨勢,這也是高泰選擇讓兩部出兵的原因所在。

他要透過這次戰爭,告訴那些大理境內的反抗勢力,他們以為的希望,從來就是無用功。

一切妄圖透過外力,來解決本國爭端的行為,那都是愚蠢的行為,高泰就是要打破這些人的美夢。

讓他們認清現實,選擇放棄掙扎,接受本來的命運,接受他高泰的統治。

不得不說,其實對於高泰來說,這次純屬無妄之災,到現在高泰都想不通。

到底是什麼給了錢家底氣,讓他們敢於打破多年的默契,選擇和自己翻臉。

難道就憑那袁文殊帶來的一萬人馬?一萬人馬在能打那也只是一萬人而已,在厲害能厲害到哪去?

現在就等著兩個月之後了,只要打一場,就知道那袁文殊的斤兩了。

高泰已經做好了準備,要是一戰而勝那就加快速度,要是真的輸了的話,那計劃就得暫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