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阻攔(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就跟,三品以上官員的免死金牌一個道理,官家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到處理的時候,他會給你一筆筆的記著,到時候時機成熟一起處理。
但是現在這位官家,可沒幾年好活了,袁文殊,並不怕這位記得小本本,在者,作為臣子,要時刻懂得自汙的道理。
你要不時的犯錯才行,要把自己的把柄交到官家手裡,讓他想收拾你的時候,就有辦法收拾你。
只有這樣,他才會放心的重用你,並且不怕你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因為他隨時可以把你拿下。
這就是帝王心術,上位者的必備技能,你有弱點,皇帝才會放心用你,當他手裡有你的把柄時,你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是不是很矛盾?在常人看來確實如此,但是事實上恰恰相反,你的把柄越多你睡得越好。
因為雖然皇帝隨時都有動你的理由,但是當付出的代價太大時,他就會考慮得失。
在這時,皇帝一般會平穩的佈局,然後把他布好的局交給太子,等皇帝死後,再由新皇帝決定是否要動。
而袁文殊就不怕這個,因為當今這位官家沒有兒子,他哪怕是過繼了宗室子,那也不是他的兒子,君不見,那趙宗全端著他的碗吃飯,還要把他的名分讓給外人。
雖然那人是趙宗全的親生父親,但是依然改變不了趙宗全的無恥,所以表面上,是太后組織人造反,實際上,無非就是想把這個白眼狼換掉而已。
只不過這種事放到了皇家,那就是危害江山社稷了,也正因為當今官家沒有兒子,所以也就無所謂了。
至於以後的新官家?他能不能當上還不好說呢,就是當上了,一個一點根基都沒有的皇帝,怕他做什麼?
其實不是袁文殊狂妄了,還是那句話,有的時候,君臣的關係,就像棋盤上兩個人對弈,都是有來有往的。
背靠西北,就是袁文殊下棋的底氣所在,其實哪有年輕人喜歡少年老成啊,都是被逼無奈而已。
再說了,這次的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袁文殊倒是越來越希望,這次的口諭是假的了。
他正好可以藉機,試探一下官家的態度,別忘了,他還有一步棋沒下呢?
張興宗三人再也沒有說過話,因為沒有那個必要了,所以都是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至於能不能睡得著,那就和袁文殊無關了,反正他睡得挺好的,而且他還有時間好好想想。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官家,不讓張興宗他們三人上朝,要知道這整件事情,都透著一股詭異。
這第一,來傳旨的繡衣衛一身黑衣蒙面,只和自己說要攔著三人上朝,其餘的什麼都沒說。
這二來嘛,就和袁文殊自己有關了,到底是為什麼,官家會讓自己辦這件事情呢?
他為何不讓繡衣衛,直接去他們三人家裡傳旨呢?那豈不是更方便嗎?
而且那三位也不會抗旨,又為什麼要多此一舉,傳旨給自己,讓自己來辦呢?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袁文殊的腦子裡轉了又轉,最後他想到了一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