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袁文殊回到袁家的時候康大娘子早就走了,因為她知道即便是等到了袁文殊回來,也無濟於事到時候只能出氣並不能救她兒子。

所以她選擇了回家想辦法,不過話說回來,事到如今她還能有什麼辦法?不過是無謂掙扎罷了,進了家門直接去找了書房父親袁維信。

袁文殊進書房的時候袁維信正在看書,說起來袁文殊這位父親那也是從小讀書並未習武。

要不是有人從中作梗,沒準現在都是進士及第了,袁維信看道袁文殊進來很是奇怪。

“三郎,你進來時沒有遇見那康家的潑婦?”袁維信奇怪的問道

“父親,我到府門時沒看見她,估計是已經走了。”

“哦,那為父就放心了,你今日是沒看到啊,那康家的大娘子,哪有一點大家閨秀的樣子,完全就是一個市井潑婦”袁維信一臉的心有餘悸。

“父親,兒子今日就是來和您說這件事情的,這件事情兒子是一定會管的,不過時機未到而已。”

“這件事情只有刑部定案之後我才會管,有些事情不便和您細說,今後幾日那康家的應該還會來鬧。”

“兒子這裡先跟您說好了,到時候不要用什麼過激的手段,只要緊閉府門讓她在外面鬧去,最好是讓這整個京城的百姓都來看熱鬧。”

“啊?三郎啊,你既然不說那我也就不問了,只是這麼鬧下去我們家這...”袁維信一臉無奈的道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父親放心,最多不過三日刑部就會定案,到時候兒子就會出手,保證沒人敢說咱們家的閒話。”袁文殊自信滿滿的回道

聽了袁文殊的回答之後,袁維信沒說什麼,因為他知道這又是兒子的算計。

他自知自己在官場的資質,比不上自己的兒子,所以很是有自知之明的選擇不添亂,什麼都沒問。

而袁文殊出了書房之後並未在家裡多待,而是直接出府騎上馬直奔西郊大營去了。

因為他知道,刑部怎麼也要後天開審,而那康家的大娘子今晚想不出辦法,明日還會去袁家門前罵街。

所以他出來躲兩天清淨,讓那康大娘子發揮一下,不也挺好的嗎?袁文殊估計現在這京城裡,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所有人估計都在等袁文殊的反應,但是袁文殊就是要讓所有人都覺得,他拿康大娘子沒有辦法,只能躲出去,所以他打算安靜地看兩天戲。

到了第二日果然不出所料,那康大娘子別無他法,只能繼續來袁府門前罵街。

而袁家眾人中只有袁維信知道怎麼回事,而且他默契的選擇沒有上朝。

這樣別人就會覺得,他也是覺得沒臉面對同僚,其實他現在還真沒臉去。

所以情況就是這樣,康大娘子在袁府門前罵街,而袁家呢則是府門緊閉,任那康大娘子怎麼罵都不開門。

最後這件事情成了京城一景,這滿城的閒人都跑去看熱鬧,袁家門前各色小吃攤子,涼茶攤那是應有盡有。

更有意思的還數茶樓,這兩天說書的段子都換成了此事,可以說此事已經成為京城的笑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