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袁文殊之所以要去找張興宗也不是讓他幫自己,只要他能保持中立,那袁文殊就有十成的把握。

不過袁文殊心裡覺得,其實這次大機率張興宗會選擇和自己合作,因為從派系穩定的角度來說,張興宗也急需發出自己的聲音來證明餘系的存在。

還有什麼比處理叛徒更能穩定人心的嗎?雖然可能會遭到官家的忌憚,但是凡事也有例外,就像上次文官和北方合作坑西北就是文武合作。

那時的情況就是,官家樂意看到的臨時合作,因為他不想給西北更高的位置了。

所以他才樂意看見文武合作,但這次情況其實很複雜按照袁文殊的估計,其實官家也未必就不想西北和餘系合作。

因為官家也不想看見一個統一的文官集團出現,因為那不利於他平衡局勢。

所以其實袁文殊這次是打算說服張興宗和自己合作,一旦能和張興宗合作那局勢瞬間就會不一樣了。

好處很多這第一,要是合作成功的話韓章會很頭疼,別看平日裡韓章能穩穩的壓制張興宗,可餘系的地盤可是翰林院和國子監。

可以說一個是官員後備基地,一個是閣臣後備基地,平日裡看著沒什麼實權,但是一樣不容小覷畢竟那可是文官的生產基地。

從這裡就能看出當時餘次輔的厲害之處了,當時和韓章兩個人一個抓前一個抓後,可以說除了秦國公那個老不要臉的之外,其他人都吃了不小的虧。

但是自從餘次輔告老還鄉後,韓章一家獨大就一直想著整合文官,他其實已經成功了張興宗已經代表餘系同意合作了。

但是因為畢竟不是自己人,所以有鬥爭的時候難免會用餘系得人頂禍。

這就導致餘系的人又不和韓系合作了,而又因為程禮的叛變導致兩派關係惡劣。

韓章其實一直想把手伸進翰林院,但是無奈餘系的勢力太大導致他一直都不成功,幾次把門生安排進去,最後都只是按照慣例最後都外放了。

至於國子監那餘次輔和孔家是姻親,有孔家在任誰也翻不了天,畢竟孔家可是真正的千年世家,歷朝歷代國子監都是孔家的地盤。

可以說餘系現在剩下的都是鐵打的基本盤,除了張興宗的禮部之外,再也沒有能動的地方了。

可是禮部歷來就不是什麼簡單的地方,張興宗能做到禮部尚書,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可以這麼說,現在其他五部尚書輪換著來還有可能,唯獨禮部那是絕無可能,這就不是個什麼人都能幹的活。

所以張興宗在禮部的威望甚高,以至於韓章也是無計可施不過張興宗的缺點,就是聖賢書讀得有點多。

要論玩政治那三個張興宗加在一起都不是韓章的對手,不過因為現在餘系剩的地方都比較純粹。

所以政治在這三個地方,是可以靠著個人威望壓制的,這就是政治相對玩不轉的地方。

所以和張興宗合作是袁文殊的最佳選擇,因為老實人生氣的後果那是很嚴重的。

以前不出手是因為只有嘴沒有刀,現在刀在袁文殊這裡,只要把刀遞給張興宗那就萬事大吉了。

不過張興宗也不是傻子,怎麼可能這麼順利就讓袁文殊得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