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康家求上門(第1/2頁)
章節報錯
等康家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已經晚了,人已經送到了順天府去了,也就是說根本沒在五城兵馬司多關。
其實也不怪五城兵馬司,實在是這兩方人他們都惹不起,首先一個是吏部侍郎家的公子,一個是康家的少爺,雖然現在沒落了,但是想當年在京城那也是有一號的人家。
五城兵馬司是誰也得罪不起,沒辦法直接就移交順天府了,我這廟小惹不起換個能惹的起的。
而此時順天府府尹程禮也是一陣頭大,因為這兩邊人都不好惹,何家就不說了,那康家也是門生故吏一堆,指不定誰就找上門來。
要不說呢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師。
看著他是個堂堂從三品的高官,可是經常受夾板氣,這京城裡但凡說得上號的人家,他都得小心應付著。
他也是沒辦法這人關在他這,五城兵馬司身板是小,但是他的也不大啊。
沒辦法只能先關著,讓康家想辦法等兩家鬥完法之後再說,這就是他的處世哲學,讓兩邊先自己解決,自己最後出場這樣才穩妥。
而此時康家也知道,自家兒子得罪的是什麼認了,康海峰知道後大罵自家兒子不省心。
而康大娘子就直接反駁道:“康海峰,你就是個窩囊廢,自己兒子被抓了不說想辦法救兒子,反倒在這罵起自己兒子,埋怨兒子給你闖禍?”
“還不都是因為你?縱子無度,以至於總是闖禍,我是管不了了,看他自己的造化吧。”
要說康海峰之所以這麼狠心,連自己嫡長子都不管也是因為他自己做的孽。
當年他在丁憂期間弄出個孩子的事情,讓當年康家那些門生故吏很是生氣,自那之後就不管他們家了。
雖說如果求上門去,他們還是會管但是人情用一分少一分,左右兒子也沒有大事犯不上浪費人情。
康海峰怎麼想的康大娘子可不知道,她現在一門心思就想著把兒子救出來,所以說就沒再理會康海峰。
康大娘子急的沒辦法,只能大晚上的登了盛家的門找王大娘子,而王大娘子只能找盛紘了。
就這樣最後盛家的人都起了,當然了這事沒驚擾老太太,不過袁文殊也被明蘭叫了起來。
盛家前廳,因為地方大所以都在這說話,等袁文殊和明蘭到的時候,裡面已經急得不行了,只聽康大娘子哭著道:“妹妹、妹夫你可要幫幫你家侄子。”
”你們那侄子你們是知道的,以前雖然是頑劣了一些,但是最近幾年一直用功讀書準備科舉,今天他也是學的累了,出去放鬆放鬆就是看個熱鬧,沒想到竟除了這種事情。”說完還一陣抽泣
而聽了康大娘子這話,王大娘子沒心眼也跟著著急,不過盛家父子和幾個女兒,可就不這麼想了,這些年來自己家和舅舅家,給這位康姨母解決了多少麻煩。
遠了不說就說一個多月前,還從府上抬出去一個妾室,幸虧不是良妾還好解決。
但是這些年大事小事不斷,一有事情這位姨母就來家裡求助,看在王家當年對盛家的恩情,還不能不管。
可現在這事情盛家也無能為力啊,那可是吏部右侍郎何家,盛家現在一個五品的門第,有什麼本事管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