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等了十天袁文殊終於等到了聖旨,在聽到自己連升三級成了從四品的明威將軍之後,大喜過望強忍著接了聖旨。

送走了心滿意足的內官,回了自己的院子袁文殊再也忍不住了他開始瘋狂的大笑,笑到肚子疼了都沒停下,笑過之後開始抱頭痛哭。

過了好一會兒才平復下來幸虧是在自己的院子裡,這要是讓別人看,見會以為他如那范進一般發了癔症。

其實這些年袁文殊吃了多少苦,糟了多少罪旁人是不會知道的,他們只看到了他日子過得比嫡子還好。

卻看不到他為了習武所付出的努力,他曾經多少次都想放棄想著當一個鹹魚也不錯,雖然是個庶子但是怎麼也能衣食無憂。

但後來他都咬牙堅持了下來,因為他知道這裡是哪這裡有他的意難平,他不甘心既然來都來了哪怕不成,他也要試一試這樣最起碼以後不會後悔。

就這樣每到他堅持不住想放棄的時候就告訴自己這些,包括上了戰場之後幾次走在死亡邊緣,當時他也是這麼告訴自己的。

戰場搏殺,出生入死,可以說到了後來遇到困難,告訴自己這些已經成了習慣或者說是信仰,這也是他,一個現代藍星土著能有這麼大意志力的原因。

不行,還不夠這樣我爭不過他還得更努力才行,這就是袁文殊能一直堅持下來的原因,包括現在他又在心底告訴了自己一遍。

等到徹底平靜下來後,袁文殊出了院子去找秦昭聖旨是兩份,秦昭那一份是內閣出的是他和其他人一起的,而自己這一份則是中旨。

他和秦昭見了面都很是高興,不過還是被秦昭陰陽怪氣的坑去了一次燕來閣,袁文殊對此倒是很看得開,去一次燕來閣雖然花費不小但是也不是負擔不起。

再說被人羨慕的感覺挺爽的,想想剛來的時候他只是一個小小的正八品,而秦昭呢?堂堂的正五品寧遠將軍。

不過兩年時間自己就追上了他現在兩人平級了,想想還是挺爽的被坑就被坑吧。

就在此時新秦郡城西北統制府前廳,理國公甘崇嶽正在頭疼兩人該如何安排,按照他原來的設想秦昭是從四品,袁文殊是正五品都想到了如何安置。

哪怕官家親自給了袁文殊差遣也沒事兒,因為正五品能擔任的官職就那幾個,至於秦昭繼續當他的豐州守將就行了,正好把錢俊調回來備戰。

可沒想到官家給袁文殊升了三級成了從四品,而且還讓自己安排差遣,這就是大大的煩心事兒,畢竟不怕多說就怕不說這官家不說了,事情反倒是難辦了。

讓他自己拿主意這要是安排的不妥當,在官家心裡怕是要被記上一筆,可前文說過好事不能都讓一個人佔了,袁文殊已經連升三級了總要給別人表現機會不是?

最後總算被他想到一個絕佳的去處,撫州輜重營整個西北的糧草轉運都由這裡開始,可以說至關重要。

而安排袁文殊到這裡有很多好處,一是到了輜重營就不用面對前線了,畢竟即將開始的是一場大戰,這也體現了愛護之意哪怕官家知道了也會誇他愛護功臣。

二是安西北眾將的心,體現出他沒有要讓袁文殊獨佔好處的意思,讓他們安心打仗不愁沒有立功的機會。

可以說這麼安排是最妥當得了,遠在威寧堡的袁文殊還不知道他的職位就這麼被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