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豈不糧商刻意為之?”

說著,劉盈的眉頭也是緊緊擰在了一起。

“秋收後,乃糧商購糧於民,價低;春夏,民青黃不接,乃民購糧於商,價高。”

“——此,莫不糧商惡賈刻意為之,低買高賣,以殘剝農戶?!”

劉盈一聲稍待怒火的斥問,也是惹得呂釋之稍待愧意的低下了頭。

就見劉盈稍一思慮,便又追問道:“既如此,秋收之後,民為何還將農獲之糧,售與如此惡賈?”

“自儲於家中食之,豈不更合算?”

勉強按捺住胸中怒火發出一問,劉盈面上,已是盡顯怒意。

呂釋之話裡的意思,劉盈聽得明白。

——秋收之後,百姓留下一部分糧食,剩下的,都會低價賣給購糧的商人。

次年,百姓又會拿這筆賣糧換來的錢,用高出不止一點半點的價格,重新將賣給商人的糧食買回來,用作家裡的吃食。

這一進一出,農民勞苦耕作一年所得,便被糧商輕而易舉的分走一小半,甚至一大半!

——從農民手裡買糧的時候,價格高低,自是糧商說了算;到賣糧給百姓的時候,糧價,依舊是糧商說了算!

這裡面,可操作的空間,簡直可以說是海闊天高!

很簡單的道理:秋收了,我出一百錢買你糧食,你賣不賣?

你不賣,我跟同行們一串通,你這糧食別想賣出去!

過幾個月,還是你一百錢賣給我的這些糧食,一千錢賣還給你,你買不買?

不買?

愛買不買!

我跟同行們打聲招呼,不買,餓死你全家!

而這個商業模式,在後世有一個更加通俗易懂的名稱。

——壟斷!

透過壟斷市場掌握物價,從而無限壓低成本、無限拔高售價,以獲得近乎無限的利潤!

可劉盈很難理解:糧食,究竟是如何被壟斷的?

低價賣出去,又高價買回來——直接不賣,自己留著吃,不就好了?

劉盈覺得,自己應該是遺漏了什麼至關重要的點。

——讓百姓只能將糧食賣給糧商,而不是留在家裡食用的原因。

想到這裡,劉盈便昂起頭,目不斜視的盯向呂釋之目光深處。

被劉盈這麼直勾勾看著,呂釋之也不由心下一虛。

百般思慮,終還是含糊其辭的‘自語’道:“民因何貨糧於商,臣不知。”

“然去歲,臣聞世子言:臣封國之租稅,若不低價貨與糧商,便當建倉而儲。”

“後臣一盤算,建可儲糧米十萬石之倉者一,需錢近百金?”

說著,呂釋之稍抬起頭,目光卻是不住躲閃,根本不敢同劉盈對視。

“臣食邑數千戶,初聞建倉儲量之費,亦有些咂舌。”

“及黔首農戶,許也是無錢建倉······”